皮下结节的鉴别诊断
皮下结节为多种形态,皮损不对称地分布于面部及四肢等处。皮下结节检查时注意大小、硬度、部位、活动度、有无压痛。位于关节附近,长骨骺端,圆形硬质小结多为风湿小结,无压痛等。临床诊断首先需将皮下结节与以下症状相鉴别。
(1)丘疹性肉样瘤。损害为针头至豌豆大小的小结节,又称粟粒样肉样瘤。主要分布于面部、颈部及肩部。玻片按压时,显出类似狼疮结节的淡黄色小点,消退后不留痕迹,有时遗留色素斑、萎缩及瘢痕。
(2)斑块型肉样瘤。为表面扁平而轻微高起的大的分叶状结节性斑块,常见于颊、鼻及臂部。
(3)银屑病样肉样瘤。往往在躯干及四肢发生边界清楚的斑块,其上面有银屑病样的鳞屑。
(4)冻疮样狼疮型。在容易发生冻疮的部位,如耳孕、颊部、鼻尖、指趾处对称出现的浸润较浅的青红或紫红色的斑块。
(5)皮下肉样瘤。也称为Darier-Roussy肉样瘤。豆子至粟子大的坚实的皮下结节,与皮肤粘连,表皮呈轻度堇色,常见于躯干,面部少见,无自觉症状。
(6)瘢痕肉样瘤。损害发生于疤痕部位。如烧伤、毛囊炎、带状疱疹后疤痕上。使原有的疤痕面积扩大,高度增加,酷似疤痕疙瘩。
(7)红皮病型肉样瘤。弥漫性分布的浸润性红斑及鳞屑性斑片,边界不清。
(8)结节性红斑型肉样瘤。某些结节病患者以多发性关节痛伴发热、血沉增快,X线检查肺门淋巴结肿大。面部、背部及四肢伸侧发生散在疼痛性皮下结节。表面皮肤发红,最常见于年轻女性。
(9)粘膜肉样瘤。口腔的硬颚、颊部、悬壅垂及扁桃体针头大丘疹,群集融合形成扁平的斑块,睑结膜及泪腺发生小结节。
(10)其他皮肤损害。结节病可合并有皮下钙质沉着、痒疹、多形性红斑及毛囊炎表现。皮肤萎缩、角化过度、色素增加或减退也可由本病引起。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