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位的皮下囊肿的诊查方法

时间: 2014-12-02 15:00:53 来源: 求医网

  根据其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定性诊断多不困难,尤其是年轻的三叉神经痛病人,病因多为皮下囊肿。CT及MRI的临床应用使各部位的皮下囊肿的定性、定位诊断变得快速、准确、容易。甚至 可以发现未意料到的病变。各常见部位的皮下囊肿诊断要点如下:

  1.脑桥小脑角皮下囊肿

  (1)发病年龄相对较早而病程较长。

  (2)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痛,或表现为脑桥小脑角综合征,但听力和前庭功能损害较轻。

  (3)脑脊液蛋白含量正常。

  (4)颅骨平片内听道正常。

  2.鞍区皮下囊肿

  (1)病史长,进展缓慢。

  (2)出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和双颞侧偏盲等视交叉压迫表现。

  (3)垂体功能正常。

  (4)颅骨平片蝶鞍大小正常、但视神经孔、视交叉沟等可有局限性破坏。

  3.颅中窝皮下囊肿

  (1)以三叉神经损害为主,病程长。

  (2)部分病例后期可出现颅内压增高。

  (3)颅底片常显示岩骨尖有边缘清楚的骨质缺损。

  (4)脑脊液蛋白含量一般不高。

  (5)耳前皮肤出现藏毛窦时,对定性诊断帮助很大。


查看更多关于“不同部位的皮下囊肿的诊查方法”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外科、皮肤性病科、中医科
患者部位:
头部、全身、臀部、上肢
相关检查:
皮肤试验、羊水脂肪细胞出现率、血常规、病理检查、B超、CT检查
常用药品:
注射用青霉素钠、维生素B1片、维生素C片、异维A酸软胶囊、阿莫西林胶囊、东方人-疝敷托(成人型)
相关疾病:
皮样表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上皮样囊肿、皮样囊肿、肉瘿

皮下囊肿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