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力的中医辨证诊断

时间: 2014-12-01 13:56:18 来源: 求医网

    乏力症状可采用气血津液辨证,是运用脏腑学说中气血津液的理论,分析气、血、津液所反映的各科病证的一种辨证诊病方法。气血同病辨证,是用于既有气的病证,同时又兼见血的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

    气和血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密切关系,因而在发生病变时,气血常可相互影响,既见气病,又见血病,即为气血同病。气血同病常见的证候,引起乏力的有,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有气滞血瘀、气随血脱等。

   (一)气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是指既有气虚之象,同时又兼有血瘀的证候。多因久病气虚,运血无力而逐渐形成瘀血内停所致。
   【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晦滞,身倦乏力,少气懒言,疼痛如刺,常见于胸胁,痛处不移,拒按,舌淡暗或有紫斑,脉沉涩。
    气虚舌淡,血瘀紫暗,沉脉主里,涩脉主瘀,是为气虚血瘀证的常见舌脉。

   (二)气血两虚证

    气血两虚证,是指气虚与血虚同时存在的证候。多由久病不愈,气虚不能生血,或血虚无以化气所致。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脉细弱等。”

   (三)气不摄血证

    气不摄血证,又称气虚失血证,是指因气虚而不能统血,气虚与失血并见的证候。多因久病气虚,失其摄血之功所致。
   【临床表现】吐血,便血,皮下瘀斑,崩漏,气短,倦怠乏力,面色白而无华,舌淡,脉细弱等。

     参考文章: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zhenduanxue/92-4-2.html


查看更多关于“乏力的中医辨证诊断”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中医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肝功能检查、超声检查
常用药品:
安神补脑液、乌鸡白凤丸、双蚁祛湿通络胶囊、稳心颗粒、人参归脾丸、补中益气丸、仙灵骨葆胶囊、参苓白术丸
相关疾病:
慢性乙肝、肝炎后肝硬化、病毒性支气管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白血病

乏力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