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是中医病症“虚劳”的一种,由多种原因所致慢性衰弱性的证候。中医的调治通常从心血虚和肝血虚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辨证施治。下面我们来看看血虚引起的心血虚和肝血虚中医治疗方法。
1.心血虚
[症状]心悸怔忡, 健忘, 失眠,多梦, 面色不华, 舌质淡, 脉细或结代。[治法]养血安神。
[方药]养心汤加减:人参20克、黄芪20克、茯苓12克、甘草6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五味子12克、枣仁10克、远志10克、肉桂6克、半夏10克。
2.肝血虚
[症状]头晕, 目旋, 胁痛, 肢体麻木, 妇人月经不调甚则经闭, 舌淡, 脉细。[治法]养血调血。
[方药]四物汤加减:当归20克、川芎10克、白芍12、熟地12、制首乌20克、鸡血藤30克。
中医学历来重视人的体质状态,认为不同体质类型与易患疾病相关,因而从具体的人出发,权衡干预措施,以体现“因人制宜”和“治未病”的思想。血虚气郁体质是现代人群一个突出的体质类型,临床十分多见。其形成的原因多与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等息息相关,使血虚气郁倾向,成为现代人群一个突出的体质病理学特征。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200904/1378/7242.htm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