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肉芽肿的诊断

时间: 2014-11-24 19:41:21 来源: 求医网


    恶性肉芽肿是以人体中线部位形成不愈性肉芽、进行性溃疡、坏死为其特征的疾病。此病临床比较少见,青壮年男性多见,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预后极差。常用诊断如下:

    1.本病好发于鼻、咽部、口腔和喉,气管偶有发病。临床表现分3期:

   (1)初期:(前驱期)本病初起,常无特异表现,病变区有干燥,肿胀,充血,淡黄色脓血样分泌物,结痂或溃疡。与一般鼻炎、咽炎、非特异性溃疡无多大差别,全身症状不明显,容易忽略。

   (2)活动期:局部形成肉芽、溃烂、坏死,迅速发展形成局部缺损,溃疡表面常有污秽的伪膜样物,恶臭,全身乏力,食欲下降,体温升高,呈弛张型。血象大多正常,少数病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可略升高。血沉增快,尿常规检查无异常,局部淋巴结不肿大。

  (3)衰竭期:本期主要特点是全身衰竭。除局部溃烂不断扩大外,体温持续升高,极度消瘦,卧床不起,但血象及尿常规检查仍无异常,局部淋巴结不肿大。

 

    2.实验室检查:血清蛋白电泳,酶谱也无特异性改变,仅血沉增快。

 

    3.病理检查:常有组织坏死、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异形网织细胞增生。

 

    4.诊断本病依据

   (1)鼻、咽、口腔中线部位迅速发展的进行性、坏死性溃疡,不符合普通炎症或特殊性感染,如:结核、狼疮、梅毒、硬结病、霉菌病、炭疽等病变。

   (2)局部病变剧重,但颈淋巴结不受侵犯。

   (3)及时、足量、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无效。

   (4)病理检查:有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异型网织细胞增生。

 

    5.鉴别诊断:应与韦格内氏肉芽肿、恶性淋巴瘤相鉴别。韦格内氏肉芽肿是一全身免疫性疾病,中、小动脉结节性动脉炎的损害,肾、肺常有相应损害,尿多有管型和红细胞。病理检查为中、小动脉损害,缺乏异型网织细胞。恶性淋巴瘤除发热外,常有肝、脾肿大,病理为单一的淋巴细胞或网织细胞浸润。

 

 

 


来源地址: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zhongxiyijieheerbihouke/137-2-18.html


查看更多关于“恶性肉芽肿的诊断”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外科、中医科、皮肤性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病理学检查、免疫抗体检查、免疫荧光试验
常用药品:
甲氨蝶呤片、重组人干扰素、硫唑嘌呤片、氨苯砜片、盐酸美他环素胶囊
相关疾病:
网状细胞肉瘤、淋巴瘤、鼻疽、结节病性心肌病、肺炎

肉芽肿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