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结节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时间: 2015-06-08 17:13:12 来源: 求医网

  皮下结节主要侵犯中、小动脉,病变为全层坏死性血管炎,好发于动脉分叉处,常呈节段性为特征,间或可累及邻近静脉,各脏器均可受累,以肾、心、脑、胃肠道常见,较少累及肺及脾脏。病理演变过程可见,初期血管内膜下水肿,纤维素渗出,内壁细胞脱落、相继中层可有纤维素样坏死,肌纤维肿胀、变性、坏死。全层可有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浸润引起内弹力层断裂,可有小动脉瘤形成。由于内膜增厚,血栓形成,管腔狭窄致供血的组织缺血,随着炎症逐渐吸收,纤维组织增生,血管壁增厚甚至闭塞,炎症逐渐消退,肌层及内弹力层断裂部由纤维结缔组织替代,形成机化,以上各种病因在同一患者常同时存在。

  皮下结节与注射血清、感染、药物应用引起变态反应有关,药物中以磺胺类、甲基苯丙胺引起多见,感染以上呼吸道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常见。本病很多患者有乙型肝炎抗原血症,病毒感染在发病中起作用。在病变部位已证实有乙型肝炎抗原和IgM、BC,故持续病毒感染的免疫复合病可引起发病。HBsAg阳性和阴性者血管炎的发生无差异,但与肝病有关,慢性活动性和持续性肝炎者较多发生血管炎。血管炎活动时血补体降低,在血管的内弹力膜层有HBsAg、Ig、C。血IC水平和疾病的活动性相平行。

来源资料:《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0年 第2期


查看更多关于“皮下结节的常见病因有哪些”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螺旋CT检查、CT检查、尿常规检查
常用药品:
复方环磷酰胺片、秋水仙碱片、阿司匹林缓释片
相关疾病:
结节病、结节性硬化症、结节性红斑、结节性痒疹

皮下结节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