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感染及非肿瘤性发热的诊断常无困难,与输血及化疗有关的发热持续时间短,发热常在24小时内消退,如考虑有药物热可能,则停可疑药物后发热可消退。癌转移至下视丘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的发热是罕见的,可作ct确诊。由放射性肺炎及心包炎引起的发热可根据病史,体检及x线诊断。当缺乏上述致病因素并经相应细菌学及广泛临床检查未发现感染病因时,必须考虑癌性发热之可能性。
癌症发热需要做如下鉴别诊断:
1.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易引起发热,有报道为31%~50%,发热可为**症状。有些恶性淋巴瘤肿大的淋巴结位于腹腔、腹膜后、纵隔,发生周期性发热,但无浅表淋巴结肿大,需与其他原因的周期性发热相鉴别。
2.原发性肝癌
约30%的原发性肝癌有程度不一的长期发热,尤其弥漫型肝癌常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多在37.5~38℃左右,有的高达39℃以上,常被误诊为感染性患者或肝脓肿。与肝脓肿的鉴别要点:①原发性肝癌多有肝病史,部分发生黄疸、肝大、质硬、失去正常形态,晚期有血性腹水,b型超声检查见肝脏有分布不均匀的光点、光团、周围有散在细小光点,血清甲胎蛋白测定多大于400μg/l(放射免疫法),肝穿活组织检查可查到癌细胞。②肝脓肿患者常有阿米巴感染史,发热常伴寒战,少有黄疸,局部可有饱满压痛,脓肿穿破出现急腹症,血沉加快,白细胞增加,超声检查肝脏出现液平段,甲胎蛋白检查阴性,肝脏穿刺可抽出脓液,涂片可查到细菌或阿米巴滋养体。
3.急性白血病
发病急,突然有疲倦、乏力、出血、出血、发热、骨痛等症状。骨髓检查可确诊。
4.恶性组织细胞病
多数病例有长期发热,临床表现多样化,热型不一,呈稽留、弛张或回归热,早期可有白细胞减少,晚期多出现全血细胞减少,血中找到异常组织细胞,骨髓涂片淋巴结穿刺或活检多能发现异常组织细胞。需与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鉴别。
5.肾癌
肾癌常有发热,约在15%~20%左右,根据临床症状,辅以b型超声、静脉或逆行造影等诊断不难。
来源资料:《中医研究》 2007年 第3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