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服外治综合治疗疖肿的疗效较好

时间: 2014-11-21 17:15:16 来源: 求医网

  疖肿治疗手段可分为内服治疗与外敷治疗两大类。疖肿的常规治疗是外敷药,常用鲜野菊花、蒲公英、芙蓉叶、败酱草、丝瓜叶、芦荟,任取一种洗净捣烂敷于患处,再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分型,制定针对药方进行内服,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可使炎症停止进展,吸收疖肿消散直至痊愈。

  1、内服治疗

  (1) 火毒炽盛型

  主证:局部红肿高起,范围局限、灼热疼痛,或伴有发热、口渴、溲赤、便秘等。苔黄,脉洪数。用药为:银花3O克,蒲公英 30克,紫花地丁20克,赤芍 15克,丹参15克,野菊花25克,连翘 25克,大黄10克,生甘草 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 暑湿浸淫型

  主证:局部皮肤红肿结块,灼热疼痛,根脚很浅,范围局限。兼见发热、口干、溲赤、便秘。舌苔黄腻,脉数。用药为:连翘 25克,花粉 15克,赤芍 20克,银花 25克,滑石10克,车前子10克,泽泻15克,淡竹叶15克,生甘草 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3) 火盛阴伤型

  主证:局部肿势平塌弥漫,皮肤颜色紫暗,脓少,或兼有血性分泌物,疼痛剧烈,高热,烦躁,口渴多饮,便秘。舌红、苔黄,脉细数。常用竹叶、生黄芪各 15克,黄连 1O克,生地 3O克,当归、白芍、麦冬、黄芩、知母各 15克,银花 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4) 气虚毒恋型

  主证:疖肿泛发全身各处,成脓,脓水清稀,收口时间长。局部皮肤颜色灰暗,发热,畏寒,精神不振,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脉数无力。用药为:党参 20克,白术 20克,生黄芪 30克,茯苓、当归、白芍各 15克,银花 30克,连翘 20克,皂角刺 15克,甘草 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外治法

  初起时,可用鲜野菊花、蒲公英、芙蓉叶、败酱草、丝瓜叶、芦荟,任取一种洗净捣烂敷于患处。每日1~2次。脓成时应切开排脓。

来源资料:《家庭医生报》2008年8月25日(总第1176期)


查看更多关于“内服外治综合治疗疖肿的疗效较好”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液常规、胆红素总量、直接胆红索、间接胆红素
常用药品:
疮炎灵软膏、金黄散、连翘败毒膏、土贝母皂苷注射液
相关疾病:
糖尿病、慢性便秘、淋巴结肿大、败血症

疖肿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