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黄疸的诊断标准

时间: 2014-11-26 18:56:49 来源: 求医网

  溶血性疾病常被视为最难诊断的血液病之一,在确诊前首先确定有无溶血。确定有无溶血首先要综合有关资料,如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多、黄疸、脾增大为常见表现。溶血性黄疸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溶血性疾病,为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应遵循以下标准。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红细胞本身的缺乏,或已经受到损害,进而导致皮肤表面呈现浅柠檬黄色,眼巩膜处也会出现轻微的黄色。在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发热的症状,皮肤黏膜处表现为明显苍白。

  黄疸出现得很快,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会发生,并逐渐加重;常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泄或便秘等症状。

  尿液、泪液、汗液及粪便的颜色会有所改变,唾液一般不变色。

  经检查会发现肝脾肿大,血清总胆红素增高,尿液中尿胆原增加,急性发作时有血红蛋白尿,慢性溶血时尿液中铁血黄素增加。


查看更多关于“溶血性黄疸的诊断标准”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儿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肝胆B超、肝胆脾CT、胆囊造影
常用药品:
苯巴比妥、当飞利肝宁胶囊、乙肝清热解毒颗粒、九味獐牙菜丸
相关疾病:
Rh血型不合、母乳性黄疸、维生素A中毒症、维生素E缺乏病

溶血性黄疸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