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下垂中医辨证诊断

时间: 2014-11-20 11:07:52 来源: 求医网

  中医讲子宫下垂之引起,多因气虚不足,中气下陷,带脉失约,冲、任脉虚损不固,致系胞无力,胞宫失摄;或因肾气不足,下元失固;抑或湿热下注所为。

  究其虚损原因,又常因妇女分娩时用力太过,或过早用力;或分娩时处理不当,以至伤损胞络,又没有得到及时修补或产后便秘,久站,久蹲,劳动过早而调摄失当所致,故《医宗金鉴》明确指出:“妇人阴挺,或因胞络伤损;或因分娩用力太过;或因气虚下陷;湿热下注。”由于气虚下陷不能收摄和带脉虚损,而有上腹坠重,腰部酸胀,白带较多。脾气虚弱,中阳不振而有大便溏,小便频数。髓海不足,阴血津液不充,而有头晕耳鸣,阴道干涩,无白带。脾气不足,湿气下陷,郁久生热,则可出现外阴肿痛,黄水淋漓,小便灼而黄,溲时痛,心烦身热,口苦而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湿热证象。

  临床上常因上述原因而患轻度阴挺下脱的患者,仅有轻度下坠感或根本毫无查觉,随着年龄增长,阴挺下脱日渐严重。经绝后,往往病情突然加重,而出现严重子宫脱垂,影响行走而就诊。



查看更多关于“子宫下垂中医辨证诊断”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妇产科、急诊科、中医科
患者部位:
女性生殖
相关检查:
CT、内窥镜检查、B超、X线
常用药品:
雌激素、庆大酶素、灭滴灵、补气升宫散
相关疾病:
子宫脱垂、子宫性不孕、卵巢早衰

子宫下垂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