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体质的症状检查

时间: 2014-12-01 11:06:26 来源: 求医网

    阳虚体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人的时间生命信息,运用“天人合一”,人体阴阳平衡,五脏相生相克的原理,用传统的望、闻、问、切、断“五诊”合参,确定被检者的先天病理体质状况及身体健康状态。常见症状有:

 

    【阳虚发热】

  指人体生理机能低下,特别是脾胃虚弱,阳气外越,属内伤发热的一种病理变化。主要症状为身热自汗、恶风、身倦懒言、纳呆、发热多见于上午、脉细弱或浮大无力等。 指阴寒内盛,虚阳格拒于外所出现的浮热。主要症状为微热恶寒、神倦、肢冷、下利、脉微等。

 

    【阳虚水肿】

  是指慢性水肿的病理而言。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排泄,如脾肾阳虚,水液运化与排泄功能减弱,则水湿泛滥,溢于肌肤,形成水肿。 证见全身浮肿,尤其腰以下更明显,小便短少,脘腹胀满,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滑,脉沉细等。常见于慢性肾炎,心性水肿等。治宜温阳水。 

 

    【阳虚喉痹】  

    指患喉痹日久导致阳气虚弱,畏寒倦怠、手足不温的病证。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喉痹日久,过于攻伤胃气,中气内虚,疼痛外逼,导致元阳浮越。症见面色潮红没有光泽,脉浮而散或弱而涩,声如鼾睡,痰如拽据。治宜回阳救逆,方用独参汤浓煎缓饮。若痰多者,加竹沥、姜草。病情缓解后。再视全身情况进行调理

 

    【阳虚下陷】   

    凡人饥饱劳役,内伤正气,以致气乃下行,脾胃不能克化,饮食不能运动, 往往变为劳瘵,盖疑饮食不进为脾胃之病,肉黍之积,轻则砂仁、枳壳、山查、麦芽之品,重则芒硝、大黄、牵牛巴豆之类,纷然杂进,必致臌闷而渐成劳矣, 若先以升提之药治之,何至于成劳, 方用人参 柴胡 陈皮 甘草( 各壹钱) 升麻( 三分) 黄耆白术( 各叁钱)水煎服。 

 

    【脾阳虚感冒】  

    感冒病之脾阳虚证,是指素体脾阳不足,健运失常,复感风寒所致的本虚标实感冒病证。多由劳倦内伤,饮食不节,忧思不解,损伤脾阳,感受外邪而致。临证以畏寒发热,鼻塞流涕,腹胀便溏等为主要症状。 

 

    【阳虚小便不利】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因肝肾阳虚,施泄无权,关门不利所致。证见小便滴沥不畅,或全然不通,憎寒喜暖,手足逆冷,小腹冷,脉沉迟。治宜温阳为主,用金匮肾气丸、八味丸、理中汤之类。参见小便不利条。

 

    参考文章:http://www.cn939.com/tcm-article-read-22157.html 



查看更多关于“阳虚体质的症状检查”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中医科
患者部位:
全身、胸部、腹部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
常用药品:
阿胶、冬虫夏草胶囊、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归脾丸、参芪膏、陈半六君丸、人参养荣丸
相关疾病:
感冒、肺炎、肝炎、肾炎

阳虚体质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