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疲乏为人体超负荷亮起的红灯,应引起高度重视。易疲乏是预报疾病的重要信号,尤其心理性疲劳常为病理性疲劳的前兆。中医指易疲乏,指乏力困倦,肢体怠惰。《内经》称为“解痺”。易疲乏产生机制为化源不足,如气血不足,能量供给不够,或耗散太过,供不应求。与肝、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因肝为疲罢之本,主调节血量供给全身器官,所谓:“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主藏精,为人体气化的动力。如脾为湿困或暑伤元气或久病伤体,以及热病耗伤气阴,皆可致脾肾先后二天受损而使精血失荣,易疲乏内生。故易疲乏虽为一个现象,实为内体脏腑病理的反映。易疲乏对疾病的预报意义,还在于对疾病的反映较为及时,临床上许多疾病都可以易疲乏为先兆表现,因此易疲乏的出现,实际上是对人体超负荷亮起的红灯,应引起高度重视。
来源资料:《新中医》 2007年 第5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