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赖症患者的自我诊断

时间: 2014-11-27 18:25:12 来源: 求医网

  人在困厄、烦恼、苦闷、忧郁时,用手机发发短信息,或跟他人通通话,确实有消愁解闷的作用。然而,如果整天迷恋手机短信息,时时想看手机或想给他人发信息,那就偏离正确思维的轨道,成了一种强迫症状,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手机依赖症。

  典型的“手机依赖症”患者涉及记忆、思维、情绪、意向行为等很多心理活动过程,尽管症状表现形形色色,但其共同的特征是“自我强迫”。自我强迫是一种意识现象,当一个人感到他的某种观念意图或行为既来源于自我,同时又感到不能进行有意识地控制,反复涌现,无法摆脱,就称为自我强迫。

  强迫症的病态不在于强迫本身,而在于病人意识到必须对它加以抵制却又无能为力,因而伴有紧张不安的痛苦体验。“手机依赖症”患者大脑神经中枢处于持续兴奋状态,会引起肾上腺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手机依赖症”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病症,它只是人们失去手机(信息)后的一种心理反应。这类患者若想尽快从“短信息依赖”或“手机依赖”的牢笼里走出,请暂时远离手机,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也可配合针灸、推拿、理疗及热水浴等等。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4/12/06/63/36/15.htm


查看更多关于“手机依赖症患者的自我诊断”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患者部位:
全身、头部
相关检查:
脑神经检查、脑神经递质检查、神经活检检查、心理检查
常用药品:
注射用盐酸硫必利、盐酸硫必利氯化钠注射液、尚岩、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
相关疾病:
精神障碍、孤独症、网瘾、抑郁性神经症

手机依赖症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