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滞的诊断标准及依据

时间: 2014-12-01 17:52:30 来源: 求医网

  在工作和生活中,压力虽然会诱发各种疾病,但并非一无是处,因为有时候我们需要某种程度的压力,否则反而会发生呆滞现象和神经衰弱。学家们曾做过这样的试验:他们隔断了一切容易引起精神压力的刺激,结果受试者反而产生不安和焦虑感,并且产生种种幻觉。那么诊断呆滞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

  1.(1)临床诊断标准:通过临床检查确定的呆滞,如MMSE、Blessed呆滞量表等收集资料,通过神经心理学检查验证;两项或多项认知功能的恶化;进行性记忆或其他认知功能的恶化;无意识障碍;40~90岁之间发病,最常见于65岁以后;没有可导致进行性缺陷的全身性疾患或其他脑部疾病。

  (2)确定诊断标准:由上述标准加上从活检或尸检所获得的组织病理学证据。

  2.呆滞的诊断依据

  呆滞的诊断不仅靠心理测定符合呆滞的诊断标准值,而且还必须靠病史和观察与病前比,确实出现因智力减退直接影响了病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情感行为等问题:发现有认知损害,但必须达到呆滞的诊断标准;明确呆滞后,再以严重程度表现特征,进行分级诊断,根据表现特异性进行分型诊断;要排除意识障碍及心理疾病伴发的智力改变;最后进行病因学疾病诊断。


查看更多关于“呆滞的诊断标准及依据”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精神心理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脑电图、脑电地形图、CT头颅扫描、经颅多普勒
常用药品:
香砂养胃丸、消栓通络胶囊、消栓通络片、复方苁蓉益智胶囊
相关疾病:
电击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线状体肌病、苯丙氨酸血症的变异型

呆滞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