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的病因病机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极有可能是母乳性黄疸引起。究其原因,目前认为主要是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这种学说较为成熟,并得到验证,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在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由于母乳是由人体本身造成,推测主要原因与发病机制主要如下。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的病因:
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遏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
2.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对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产生遏制。
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于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再分解,小肠重吸收增加,至肠-肝循环增加。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的发病机制:
1.新生儿肠道内β-GD丰富,肠道内β-GD主要来源为母乳(新生儿自身也可产生,正常肠道菌群建立后也可产生,但产生较少),β-GD分解结合胆红素,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经小肠再吸收进入肠-肝循环,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引起黄疸。
2.肠内β-GD活性高,新生儿小肠β-GD活性高,为成人的10倍。
3.胆红素排泄少,新生儿摄入不足,肠内蠕动减少或开奶延迟,肠道菌群建立晚,缺乏转化胆红素的菌群,可使结合胆红素排泄减少。
4.胆红素重吸收多,有人发现母乳中有特殊的脂肪酸、胆固醇,促进了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