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啰音临床分类及诊断方法

时间: 2014-12-15 18:02:08 来源: 求医网

  湿啰音为呼吸音外的附加音,断续而短暂,一次常连续多个出现,于吸气时或吸气终末较为明显,有时也出现于呼气早期,部位较恒定,性质不易变,中、小湿啰音可同时存在,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肺按呼吸道腔径大小和腔内渗出物的多寡分粗、中、细湿啰音和捻发音,各自的诊断依据如下:

  (1)粗湿啰音:

  又称大水泡音,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或空洞部位,多出现在吸气早期。见于支气管扩张症、肺水肿、肺结核或肺脓肿空洞。昏迷或濒死的患者因无力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于气管处可以听见粗湿啰音,谓之痰鸣。

  (2)中湿啰音:

  又称中水泡音,发生于中等大小的支气管,多出现于吸气的中期,见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

  (3)细湿啰音:

  又称小水泡音,发生于小支气管,多在吸气后期出现。常见于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淤血和肺梗死等。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吸气后期出现的细湿啰音,其音调高,近耳颇似撕开尼龙扣带时发出的声音,谓之Velcro音。

  (4)捻发音:

  是一种极细而均匀一致的湿啰音。多在吸气终末听到,颇似在耳边用手指捻搓一束头发时所发出的声音。此系由于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因分泌物存在而互相粘着陷闭,当吸气时被气流冲开重新充气,所发出的高音调、高频率的细小爆裂音。常见于细支气管和肺泡炎症或充血,如肺淤血、肺炎早期和肺泡炎等。但在正常老年人或长期卧床的患者,于肺底亦可听及捻发音,在数次深呼吸或咳嗽后可消失,一般无临床意义。



查看更多关于“湿啰音临床分类及诊断方法”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胸部
相关检查:
支气管检查、气道阻力、痰培养、厌氧菌检查
常用药品:
阿奇霉素分散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布美他尼片、银杏叶片
相关疾病:
肺炎、肺气肿、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

啰音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