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喘中医治疗方法

时间: 2015-01-15 16:11:20 来源: 求医网

  虚喘因正气虚衰所致的气喘。由年老体弱,喘病久延, 或大病后真元耗损,肺脾气虚,肾气不纳,或久服攻伐之药,损伤真气而成。《景岳全书·喘促》:“虚喘者,气短而不续”,“慌张气怯,声低息短,皇皇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惟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也。”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由于病因和见症的不同,又分为气虚喘、阴虚喘、真元耗损喘、胃虚喘等。

  肺气虚

  治法:补肺益气。

  方药:补肺汤合玉屏风散。

  方中人参、黄芪、白术补益肺气;防风助黄芪益气护卫;五味子敛肺平喘;熟地益精以化气;紫菀、桑白皮化痰以利肺气。若寒痰内盛,加钟乳石、苏子、款冬花温肺化痰定喘。

  若食少便溏,腹中气坠,肺脾同病,可与补中益气汤配合治疗。

  若伴咳呛痰少质粘,烦热口干,面色潮红,舌红苔剥,脉细数,为气阴两虚,可用生脉散加沙参、玉竹、百合等益气养阴。痰粘难出,加贝母、瓜蒌润肺化痰。

  肾气虚

  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前方温补肾阳,后方纳气归肾。还可酌加仙茅、仙灵脾、紫石英、沉香等温肾纳气平喘。

  若见喘咳,口咽干燥,颧红唇赤,舌红少津,脉细或细数,此为肾阴虚,可用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以滋阴纳气。

  如兼标实,痰浊壅肺,喘咳痰多,气急满闷,苔腻,此为“上实下虚”之候,治宜化痰降逆,温肾纳气,可用苏子降气汤加紫石英、沉香等。

  肾虚喘促,多兼血瘀,如面、唇、爪甲、舌质黯黑,舌下青筋显露等,可酌加桃仁、红花、川芎等活血化瘀。

  喘脱

  治法: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方药:参附汤合黑锡丹。

  参附汤益气回阳,黑锡丹镇摄浮阳,纳气定喘。应用时尚可加龙骨、牡蛎、山萸肉以固脱。同时还可加服蛤蚧粉以纳气定喘。

  肝气乘肺

  治法:开郁降气。

  方药:五磨饮子。

  方中以沉香为主药,温而不燥,行而不泄,既可降逆气,又可纳肾气,使气不复上逆;槟榔破气降逆,乌药理氕顺降,共助沉香以降逆平喘;木香、枳实疏肝理气,加强开郁之力。本证在于七情伤肝,肝气横逆上犯肺脏,而上气喘息,发病之标在肺与脾胃,发病之本则在肝,属气郁寒证。因而应用本方时,还可在塬方基础上加柴胡、郁金、青皮等疏肝理气之品以增强解郁之力。若气滞腹胀,大便秘者又可加用大黄以降气通腑,即六磨汤之意。伴有心悸、失眠者,加百合、酸枣仁、合欢花等宁心安神。精神恍惚,喜悲伤欲哭,宜配合甘麦大枣汤宁心缓急。本证宜劝慰病人心情开朗,配合治疗。


来源资料:《丹溪心法·喘》


查看更多关于“虚喘中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常识>>

虚喘医生咨询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中医科
患者部位:
胸部
相关检查:
肺和胸膜叩诊检查、胸部平片检查、肺和胸膜听诊检查
常用药品:
必与、艾欣益乐、羧甲司、胸腺肽肠溶片
相关疾病:
肾衰竭、脱水、窒息、脏腑虚衰、精气不足

虚喘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