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指妇女行经前后或行经期少腹坠痛,轻者腹痛,腰酸,全身倦怠;重者少腹坠痛剧烈,大汗淋漓,并泛恶、呕吐,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中医认为本病的病机是气血运行不畅,常由于经期受寒湿之邪,滞于胞宫,经血运行不畅而作痛;或肝郁气滞,血行受阻,不通则痛;或素体气血虚弱,行经后血海空虚,胞脉失于滋养故经后作痛。
外敷方中用丁香、吴萸,共起温里散寒止痛之效,且能降逆止呕;细辛可发散在表之寒邪,又可令入里之寒邪从表而去,具有较强的辛散之性,使气行血活,通则不痛,从而增强其止痛效果。诸药调于益母草膏中,共奏行血活血止痛之效。
取关元穴,使药物透过穴位温通胞宫,理气活血,助阳祛寒;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调理脾肝肾三阴经之疾,而痛经与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故取三阴交穴以调气行血;配足三里以健脾养胃,化寒湿;配太冲,能舒肝解郁,调理气血;配气海以补虚,温通胞脉而止痛。
穴位敷贴外治小腹坠痛的方法:
外用方:丁香、吴萸、细辛、延胡、乳香(等分)组成,研末和匀,以适量益母草膏调成软膏。一般在月经周期前5天开始治疗。取药麦粒大小药膏,置于2cm×2cm大小的胶布上,贴于关元穴,1~2日换一次。经行3日后取去。
在敷贴的同时,加温针灸双侧三阴交。对寒湿凝滞者另加足三里;肝郁气滞者加太冲;气血虚弱者加气海,均平补平泻,留针20min,每2天针灸一次。治疗1~4个月经周期。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Dir0/20/08/72.htm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