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缺乏导致博氏线出现的原因

时间: 2014-12-25 22:16:09 来源: 求医网

    锌缺乏导致博氏线出现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锌的贮存、摄入减少,如早产、双胎以及孕妇未适当补锌等。锌的吸收受遏制,如食物中纤维素和植酸含量高。营养不良和缺乏状态。吸收不良综合征和肠炎性疾病(如局限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胃空肠切除术后、肠憩室、胰功能不全等)妨碍锌的吸收。

    锌的丢失过多,如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及服苯妥英钠后、失血、溶血。医源性因素,如长期静脉营养却无锌补充。遗传因素,如肠病性肢皮炎时锌的吸收障碍,也可致博氏线出现。

    1.入量不足 谷类等植物性食物含锌量较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少,故素食者易缺锌。生长发育期和营养不良恢复期相对锌需要量增多,孕妇与乳母需锌亦较多,如摄入不足,可致母亲与胎儿、乳儿缺锌。全胃肠道外营养如未加锌或加锌不足可致严重缺锌。感染、发热时锌需要量增加,同时食欲下降,入量减少,易致缺锌。

    2.吸收不良 各种原因所致腹泻皆可减少锌的吸收,尤以慢性腹泻如吸收不良综合征,脂肪泻、嗉腺囊性纤维性变等。谷类食物中含植酸盐与粗纤维多,妨碍锌的吸收。牛乳中含锌量与母乳相似,约45.9~53.6μmol/L(300~350μg/dl),但牛乳锌吸收利用不及母乳锌。

    3.丢失过多 如反复失血、溶血、外伤、烧伤皆可使大量锌随体液丢失;肝硬变、慢性尿毒症等因低白蛋白血症所致高锌尿症,一些药物如长期应用金属螯合剂(如青霉胺等)及反复静脉滴注谷近酸盐,与锌结合自尿排出,皆可致锌缺乏。

    4.遗传缺陷 如肠病灶肢端皮炎为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小肠吸收锌的机能缺陷,致体内含锌量减少,血浆(清)锌、红细胞锌、肌肉锌发锌及尿锌等皆降低。有肢端皮肤损害,顽固性腹泻,秃发及生长发育障碍,免疫力降低而易患感染。

    锌为细胞增殖及人体的生长发育所必需,故小儿及幼年动物需锌量相对较大。一旦孩子手指甲出现博氏线,首先应考虑营养物质缺乏,尤其是缺锌。

    

来源地址: http://www.a-hospital.com/w/缺锌


查看更多关于“锌缺乏导致博氏线出现的原因”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中医科、营养科
患者部位:
上肢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尿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体格检查、心脏超声
常用药品:
参术儿康糖浆、右旋糖酐铁片、富马酸亚铁多库酯钠胶囊、葡萄糖酸锌
相关疾病:
营养不良、麻疹、心脏病、贫血、腮腺炎

博氏线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