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持物不稳的因素有哪些

时间: 2015-01-21 14:18:54 来源: 求医网

  颈椎病的上肢症状是持物不稳。颈椎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颈椎的退行性变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持物不稳的重要因素,下面是具体的原因介绍。

  颈椎的退行性变

  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是颈椎诸结构退变的**因素,并由此演变出一系列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造成持物不稳。

  (一)椎间盘变性

  由髓核、纤维环和椎体上、下软骨板三者构成的椎间盘为一个完整的解剖形态,使上、下两节椎体紧密相连结,在维持颈椎正常解剖状态的前提下,保证颈椎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当椎间盘开始出现变性后,由于形态的改变而失去正常的功能,进而影响或破坏了颈椎运动节段生物力学平衡产生各相关结构的一系列变化,如持物不稳等。因此,我们将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视为颈椎病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导致持物不稳的重要因素。

  (二)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出现与血肿形成

  这一过程对颈椎病的发生与发病至关重要,也是其从颈椎间盘症进入到骨源性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学基础。事实上,在颈椎病的早期阶段,由于椎间盘的变性,不仅使失水与硬化的髓核逐渐向椎节的后方或前方位移,最后突向韧带下方,以致在使局部压力增高的同时引起韧带连同骨膜与椎体周边皮质骨间的分离,而且椎间盘变性的本身尚可造成椎体间关节的松动和异常活动,从而更加使韧带与骨膜的撕裂加剧以至加速了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形成。

  椎间隙后方韧带下分离后所形成的间隙,因多同时伴有局部微血管的撕裂与出血而形成韧带-椎间盘间隙血肿。此血肿既可直接刺激分布于后纵韧带上的窦-椎神经末梢而引起各种症状,又升高了韧带下压力,因而可出现颈部不适、酸痛、持物不稳、头颈部沉重感等一系列症状。此时,如果颈椎再继续处于异常活动和不良体位,则局部的压应力更大,并构成恶性循环,使病情日益加剧,并向下一阶段发展。


查看更多关于“导致持物不稳的因素有哪些”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上肢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
常用药品:
颈复康颗粒、根痛平颗粒、保尔根痛平颗粒、颈痛片
相关疾病:
黄韧带骨化症、脑胶质瘤、腰椎病、小儿抽动综合征

持物不稳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