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疮的中医治疗

时间: 2014-12-31 10:47:54 来源: 求医网

  痘疮乃胎毒之所致也。婴儿在胎之时,感其秽毒之气,藏于脏腑之中,发时有远近之不同耳。若值寒暄不常之候,痘疹由是而发,因其所受浅深,而为稀调焉,大抵始发之时。有因外感风寒而得者,有因内伤饮食而得者,有因时气传染而得者,有因跌扑惊恐而得者。

  痘疮初起未见红点,与伤寒相类,常发发热烦躁、脸赤唇红、身痛头疼、乍寒乍热、喷嚏呵欠喘嗽痰涎等症。身热未明,疑似之间。急须表散,可服败毒散,以微发其汗,则胎毒随汗而解,而痘疹亦随发而出矣。痘苗一见之际,则禁表药,恐发得表虚故也,惟视痘之稀稠。

  稀者轻。不须用药。而稠者重,宜以九味神功散以化其毒。痘自出至齐,宜此加减用之。

  除诸病,毒已解尽,又看痘之起胀如何,如痘不起胀,此元气虚也,宜保元汤主之。而痘必起胀,又看痘之贯脓如何,如痘不贯脓,此气血虚也,宜内托散,加人乳好酒,此贯脓之巧法也。贯脓已满,又看收靥如何,若当靥不靥,灰陷黑陷,呕吐白沫,为表虚,宜木香散治之。若当靥不靥,寒战切牙,痒塌泄泻,为里虚,宜异功散治之。有过服热药,以致热毒猖狂,血气弥盛,痘烂不靥者,宜小柴胡汤,猪尾膏解之,收靥已毕,又看痘后有无余毒。

  若余毒盛,必因过服附子,热毒失解,聚而不散,以致浑身手足赤肿,成痈毒也,宜消毒饮、五福化毒丹治之。又有毒攻,发为诸病,宜随症而疗之。大凡痘疮七日以前为里实,不可投温燥之药,能助毒也。八日以后为里虚,不可投寒凉之剂,能伐生气也。但世俗不分寒热但见痘出不快,举手悉用陈氏治虚寒热药,殊不知痘疮属燥热者多,急以丹溪凉血解毒治之。若概投热剂,岂无死者。

  泄利者、惊悸者、气急者、渴思饮水者,不问寒热虚实,率投木香散、异功散,间有偶中。随有功效,设或误投,祸不旋踵。古人用药制方,有向道、监制、反佐,有因用陈氏之方。其时必痘疮而挟寒者,其用燥热补之,故其宜也。今未挟寒,而用一偏之方宁不过于热乎,余尝会诸家之粹,求其意而用之,实未敢据其成方也,痘疮虚寒淡白色。

来源资料:《寿世保元》卷八


查看更多关于“痘疮的中医治疗”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传染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直接涂片检查、血凝遏制试验
常用药品:
牛痘疫苗、消银片、盐酸赛庚啶片、依巴斯汀
相关疾病:
败血症、骨髓炎、脑炎、脑膜炎、肺炎、支气管炎

痘疮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