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时间: 2015-01-16 23:44:04 来源: 求医网

  热衰竭患者预后严重,死亡率达5%~30%,应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或静卧的同时。还应立即采取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的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一、物理降温:为了使患者高温迅速降低,可将患者浸浴在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和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在物理降温过程中必须随时观察和记录肛温,待肛温降至38.5℃时,应即停止降温,将患者转移到室温在25℃以下的环境中继续密切观察。如体温有回升,可再浸入4℃水中或用凉水擦浴、淋浴,或在头部、腋窝、腹股沟处放置冰袋,并用电扇吹风,加速散热,防止体温回升。老年、体弱和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常不能耐受4℃浸浴,有些患者昏迷不深,浸入4℃水中可能发生肌肉抖动,反而增加产热和加重心脏负担,可应用其他物理降温方法。

  二、药物降温:氯丙嗪的药理作用有调节体温中枢功能、扩张血管、松弛肌肉和降低氧消耗,是协助物理降温的常用药物。剂量25~50mg加入500ml补液中静脉滴注1~2小时。用药过程中要观察血压,血压下降时应减慢滴速或停药,低血压时应肌内注射重酒石酸间羟胺(阿拉明)、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或其他α受体兴奋剂。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Dir/2003/03/30/1178.htm


查看更多关于“热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中医科、急诊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体温测量检查
常用药品:
复方青蒿安乃近片、紫雪、羚羊角口服液、保济丸
相关疾病:
热射病、中暑痉挛、中暑衰竭、产褥中暑

热衰竭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