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虚烦者。心胸烦扰而不宁也。多是体虚。摄养有乖。荣卫不调。使阴阳二气皆有所偏胜也或阴虚而阳盛。或阴盛而阳虚。内经曰。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令人虚烦。多是阴虚生内热所致。虚劳之人。肾水有亏。心火内蒸。其烦必躁。吐泻之后。津液枯竭。烦而有渴。惟伤寒及大病后。虚烦之症。却无霍乱。临病宜审之。巢氏病源曰心烦不得寐者。心热也。但虚烦不得寐者。胆冷也。
虚烦需要与以下症状相鉴别:
1、烦躁
烦热者病在外。虚烦者病在内。至所称烦躁者。谓心中郁郁而烦。又加以手足躁扰。则谓之烦躁。有属于阳者。有属于阴者。其中表里殊因。温凉异用。宜细辨之。有邪热在表。欲汗不汗。因作烦躁者。经云。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大青龙汤主之。此乃发汗之峻剂。必辨其无少阴证相杂。方可大发其汗。盖少阴病之烦躁。由于阳气微,故忌发汗。太阳病之烦躁。由于阳气盛。故宜发汗。何以辨之。则以太阳之脉或浮缓或浮紧。而少阴之脉必沉细也。
2、虚劳
虚损成劳因复感,阳虚外寒损肺经,阴虚内热从肾损,饮食劳倦自脾成,肺损皮毛洒寒嗽,心损血少月经凝,脾损食少肌消泻,肝损胁痛懒于行。肾损骨痿难久立,午热夜汗骨蒸蒸,从下皮聚毛落死,从上骨痿不起终。恐惧不解则伤精,怵惕思虑则伤神,喜乐无极则伤魄,悲哀动中则伤魂,忧愁不巳则伤意,盛怒不止则伤志,劳倦过度则伤气,气血骨肉筋精极。
来源资料:《伤寒寻源》 > 中集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