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容易导致刷牙出血

时间: 2015-06-26 14:25:44 来源: 求医网

  刷牙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牙龈,出血部位可以是全口牙龈或局限于个别牙龈。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牙龈炎、牙周炎,牙间乳头炎和牙龈增生等。牙龈缘及龈乳头红肿、松软,甚至增生。一般在受局部机械刺激时引起出血,量不多,能自行停止。将局部刺激物如牙石、牙齿软垢和嵌塞的食物等去除后,炎症会很快消退,出血很快停止。较为少见的情况,例如妊娠期龈炎和龈瘤,坏死性龈口炎,可能伴有牙龈的流血、疼痛,晨起时发现唾液内掺杂血块。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时,亦造成全口牙龈渗血或个别牙龈区域的出血。

  近年来,因为中老年人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造成拔牙术后和牙周洁治术(俗称洗牙)后出血的病例逐渐增多。另外拔牙手术中的软组织损伤,拔牙窝内炎性肉芽组织刮除不彻底,牙槽骨骨折,过度漱口,反复刺激伤口,也是常见的引起拔牙后出血的局部因素。以下原因会更容易导致刷牙出血:

  (1)感染。牙髓的感染由细菌引起。当牙体硬组织被龋坏,形成龋洞后,龋洞内便会积聚大量细菌。保护牙髓的硬组织遭破坏,为细菌产生的毒素以及龋坏组织分解的产物进入牙髓腔开了方便的大门,这些物质进入牙髓腔后使牙髓组织发生炎症。另外,细菌还可通过机械性外伤等作用,接触到暴露的牙髓或接近暴露的牙髓,使其感染。也可通过牙发育的异常部位(如畸形中央尖、畸形舌侧窝),感染牙髓;当牙冠出现从咬合面向根方纵形的隐裂且已深达或接近髓腔时,细菌也可通过此通道感染牙髓。此外,细菌还可利用牙齿磨损、牙周病、血源性感染等途径使牙髓发生炎症。

  (2)化学刺激。这类刺激主要为医源性,如治疗龋齿使用药物消毒窝洞时,就可对牙髓造成化学刺激。在充填窝洞时,有些材料使用不当也会刺激牙髓,致使牙髓发生炎症。

  (3)物理刺激。这主要指的是温度刺激。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的温度变化不会造成牙髓病变,但温度骤变时,如饮较热的茶水后,立即饮过冷或过冰的饮料,便会引起牙髓充血,甚至造成牙髓炎;如在治疗龋齿进行机械磨牙时,没有降温冷却处理,摩擦产生的过高温度,也可引起牙髓炎;在充填较深的窝洞时,若没有垫底(隔温用),直接使用金属材料充填,会将外界温度直接传导给牙髓,从而引发炎症。

  (4)创伤。急性或慢性的创伤,均可使牙齿根尖血管受损,使牙髓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引起牙髓炎。此外,也可因牙齿折断使牙髓直接暴露而引起牙髓炎。

来源资料:《医药保健杂志》 2009年 第6期


查看更多关于“哪些因素容易导致刷牙出血”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五官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血小板计数检查、口腔检查、过氧化酶染色检查
常用药品:
荷叶丸、云南红药胶囊、氨甲环酸片、卡络磺钠
相关疾病:
牙科病、牙病、小儿霍奇金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刷牙出血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