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由蹲位突然站起来的时候,就会感到眼前发黑,金星乱冒,有些人就惶惶然,认为自己得了贫血。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是由于一个人体位的突然改变引起低血压所致。据统计,65 岁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者约占15% ,其中75 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达30%~50% 。因此日常老年人突然感到眼前发黑,还需警惕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的突然改变,如从平卧位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低血压。通常认为,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20 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 毫米汞柱,即为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分为突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突发性多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直立性小动脉收缩功能失调所致。主要表现是直立时血压偏低,还可伴有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时会发生晕厥。继发性多发生于脊髓疾病,急性传染病或严重感染(如大叶性肺炎),内分泌紊乱,慢性营养不良或使用降压药、镇静药之后。
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这是由于老年人血管系统逐渐硬化,大血管弹性纤维减少,交感神经增强,导致收缩期血压升高。长期偏高的血压,不仅损害压力感受器的敏感度,还会影响血管和心室的顺应性。当体位突然发生变化或服降压药以后,在血压突然下降的同时,缺血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
此外,老年人耐受血容量不足的能量较差,可能与其心室舒张期充盈障碍有关。因此,任何急性病导致的失水过多、口服液体不足、服用降压药及利尿药以后以及平时活动少和长期卧床的病人,站立后都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长期低血压,心、脑和各脏器的血液灌流不足,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毛细血管缺血,组织和细胞缺氧,代谢废物排泄不畅。会诱发头晕、无力、心情压抑、忧郁等。直立性低血压严重者,还会诱发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老年性痴呆、晕厥、跌倒,导致身体外伤、骨折等的发生。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出汗较多,血压波动也较大,因此,老年人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警惕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来源地址:http://www.cn939.com/nxbj/laonianqibaojian/93052.html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