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的发病机制介绍

时间: 2014-11-24 17:30:01 来源: 求医网

  唇腭裂是一种比较常见在口腔畸形,平均700个婴儿里面就有一个是唇腭裂患者,随着陈列儿童越来越多,人们对这一疾病也越来越关注,人们都很想了解导致唇腭裂的发病机制,因为只有充分了解了,才能做更好的预防。

  唇腭裂的发病机制介绍:

  在胚胎前三个月早期发育时,嘴唇部分是由两侧组织渐渐向身体中线联结起来的。在胚胎三周时(长约3毫米),其前端出现原始口腔。原始口腔逐渐长大并呈多角形,这个多角形口腔的周围有五个突起,分别位于其上下和正中。上部的两个突起在大约第七周时(长约17毫米)形成上唇的全部,下部的两个突起则形成下唇等组织器官。

  正中部的突起在向口腔内发展的同时与上部的突起一起形成腭部。这个过程十分复杂与精密,全部完成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2周时间。如果在这个相互联结的过程中,发生迟滞或阻碍,或者有一点点差错,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裂缝。如果单纯只是上唇的地方有裂隙,即为唇裂;如果裂缝延伸至口内硬腭或更内部的软腭部位,称为唇腭裂;有时仅口腔内之上腭或软腭裂开而外表正常,则称为腭裂。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2-574X/2007/06/43.html


查看更多关于“唇腭裂的发病机制介绍”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儿科、五官科、整形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X线片检查
常用药品: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玄麦甘桔颗粒、牛黄解毒片、安神补心丸、甲硝唑芬布芬胶囊
相关疾病:
胎儿乙醇综合征、小儿神经管畸形、内分泌失调、风疹、心脏病

唇腭裂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