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近10年间对每一个患者进行鼻黏膜肿胀的相关检查,采用鼻额镜对光反射仔细观察,发现患者与正常人鼻腔内下鼻甲黏膜差异很大,且鼻黏膜颜色及形态也有多种改变,该病的病因不单纯属常规的肺、脾、肾阳虚,受风寒、花粉、尘土、螨虫、异味等刺激而发作;其发病也不是以寒冷的冬季为主要季节,而以春夏秋3季为多。由此可知,该症状的病因是错综复杂的,它以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不足,阴阳失衡,清气不升,或微循环不畅,致鼻黏膜失养,形成鼻腔黏膜下鼻甲变异,从不同颜色和不同形态的改变,分辨鼻黏膜的变异,有利于辨证,可更有效地分析鼻粘膜肿胀的真正原因。经总结将鼻黏膜肿胀的改变分为3种类型。这3种类型均属本虚标实,内外结合的病因发病,而风邪又是诱发的主因之一。
1、鼻粘膜肿胀呈暗红或紫色:本型多数患者由于遗传因素或肾气不足,不能温煦,或情志抑郁,肝胆郁滞,致邪毒侵袭,肺气耗伤,余邪滞留,气滞血行受阻,自主神经平衡失调,副交感神经兴奋增高,而致神经过敏性鼻炎。
2、鼻粘膜肿胀呈苍白及淡白色:本型多数患者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胃纳不香,脾失健运,气血不足,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肺脾气虚无力敷布水津,水湿上泛鼻窍而清涕直流,涕清不粘浊,受风邪、尘土、螨虫、异味刺激鼻、咽、眼黏膜及整个上呼吸道黏膜,使鼻痒连及眼、咽、耳道。喷嚏流涕晨起更甚。
3、鼻粘膜肿胀呈淡红色及粉红色:本型患者由于阴阳两虚(以肺肾阴虚为主),气血不足,清气不升,鼻黏膜得不到正常气血充养,受风邪过敏原的刺激。使鼻痒连及咽喉、耳内,喷嚏流涕连绵,鼻黏膜逐渐形成肥大、色淡红或粉红,嗅觉迟钝。可伴有疲乏,食少,脘胀,咽干,喉痒,头晕耳鸣,或颧红烦热,手足心热,舌淡红少苔,脉细。
来源资料:《华夏医学》 2001年 第6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