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性失音与喉肌肌病性麻痹的区别

时间: 2014-12-17 17:45:52 来源: 求医网

  精神性失音亦称癔病性失声症、癔病性失音、功能性失声症等。多因精神过度紧张,或受到强烈精神刺激后突然发生。以青年女性居多。

  精神性失音病理机制可能是大脑皮层功能脆弱,在遭受过强刺激时,容易出现“超限遏制”,引起皮层与皮层下部位相互关系的障碍,皮层下活动与第一信号系统占优势,导致大脑皮层对皮层下中枢的控制减弱,从而使喉部肌肉失去中枢的控制而产生失音。这与喉肌肌病性麻痹导致的发声困难有相似之处,也是容易与精神性失音混淆的症状。

  喉肌肌病性麻痹:由于喉部炎症、过度用声、重症肌无力、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喉肌麻痹,往往有相应病史,并出现声音嘶哑,检查时根据不同喉肌麻痹,出现相应的体征,如单侧甲杓肌麻痹,声门裂可呈前月形裂隙,双侧麻痹时呈梭形裂隙;环杓侧肌麻痹时,声带固定于轻度外展位,声带不能内收,双侧麻痹时声门呈大梭形裂隙;杓间肌麻痹时,声带突处呈三角形裂隙;环杓后肌麻痹时,患侧声带固定于正中位,健侧声带可越过中线而挤压患侧。


查看更多关于“精神性失音与喉肌肌病性麻痹的区别”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五官科
患者部位:
颈部
相关检查:
喉镜检查、超声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
常用药品:
双花草珊瑚含片、金嗓开音丸、黄氏响声丸、西瓜霜清咽含片
相关疾病:
喉炎、昏厥、声带息肉、锌中毒

失音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