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干舌燥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时间: 2015-01-23 09:11:35 来源: 求医网

  唇干舌燥中医上一般为诊断为上火中的肝火或是心火。西医认为唇干舌燥的发生与环境高温、高湿及低气压有直接的关系。是体内缺水的一种表现,干燥综合征也表现为唇干舌燥。专家指出,引起唇干舌燥的原因有很多,患者需要明确病因后在进行治疗,这样才能保证治疗的效果。

  (一)唇干舌燥的发病原因

  本病的发生与环境高温、高湿及低气压有直接关系。

  (二)唇干舌燥的发病机制

  在高温环境下,体表的对流散热方式——辐射和传导发生障碍,仅能通过出汗蒸发散热,超过机体代偿能力时体温即开始升高,同时造成体内液体大量丢失;当高温、高湿环境同时存在时,不仅辐射与传导散热发生障碍,而且出汗蒸发散热亦受影响,从而使体内余热大量蓄积,体温迅速升高,大量热量贮留于肌肤,可出现不同部位反常体温,如腋温高于肛温或肛温仅稍高于腋温不足0.5℃等“反常体温”现象。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汗腺功能又不足,闭汗或出汗少,不易散热,因而在酷热天气体温调节失效,易发生中暑或暑热症,到3~4岁时此种调节功能成熟,少见发病。但初生数月的小婴儿体温调节功能也差,何以发病极少,较难解释,可能与幼婴活动较少,产热不多有关。

  高热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内分泌系统活动增强,蛋白质和糖类分解代谢亢进等,使产热增加及体温调节障碍进一步加重。

  中暑最常见的危害是全身组织充血、出血和变性,严重者细胞结构和酶功能异常。脑血管充血会引起脑水肿;心血管系统可有心内膜下出血、心肌细胞损伤;肝和肾脏亦常有充血和细胞变性或坏死。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唇干舌燥


查看更多关于“唇干舌燥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五官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口腔检查、血糖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
常用药品:
口服补液盐、呋噻米片、眩晕宁片、氨酪酸片
相关疾病:
糖尿病、急性阑尾炎、干燥综合征、暑热症

唇干舌燥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