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裂是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俗称缺嘴或兔唇。兔唇是以口唇出现裂纹、疼痛渗血为主要表现的口腔疾病,有碍美观及影响吸吮和发音等功能。胚胎突起融合障碍的原因尚未完全明了。虽然营养、遗传基困、感染、损伤和内分泌障碍等都是导致唇裂发生的因素。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多因素学说,即在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由某种或多种因素所造成。
兔唇发病机理的详细介绍:
兔唇或合并腭裂的发生,目前主要认为是由于面部突起的正常融合受阻所引起。口腔颌面部发育开始于胚胎第3周,围绕着原始口腔有5个突起,居中的称额鼻突,至第9周额鼻突已发育为一个位于中央的中鼻突,两侧两个侧鼻突,中鼻突再逐渐发展成为二个球状突,球状突与侧鼻突之间称为侧鼻沟,以后发育成鼻孔。
两侧球状突于第7周在中央部分相互融合,形成鼻中隔、鼻小柱及上唇的中1/3(人中),同时又分别与两侧的上颌突结合,完成整个上颌的结构。这时,上颌突的上方与侧鼻突亦融合而形成鼻侧部、鼻翼和面颊部。额鼻突的其他部分形成前额及鼻梁等部分。
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某种因素影响,使胚胎突起的正常发育及融合受到干扰即可发生各种畸形,如上颌突未能在一侧与球状突融合,则形成单侧完全性唇裂,两侧未融合则形成双侧唇裂。下颌突未能正常融合可产生下唇裂,关于唇裂的发生除了上述面部突起的正常融合受阻的学说外,尚有中胚层团渗入的说法。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