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衄的局部病因介绍

时间: 2014-11-21 17:25:06 来源: 求医网

  鼻出血在医学中称为鼻衄,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有鼻衄。大量鼻衄可发生休克,如不及时控制,可危及生命,反复鼻衄可引起贫血,少量出血一般对身体无害,但有时少量鼻衄也可能隐伏着如鼻窦血管瘤那样的危险疾病。因此人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发现了就要及时治疗。想要对症治疗鼻衄就要了解鼻衄的局部病因,找到病因,才可更好治疗鼻衄。

  鼻衄的局部病因如下:

  1、气压性损伤:鼻腔和鼻窦内气压突然变化,可致窦内粘膜血管扩张或破裂出血。

  2、鼻中隔偏曲:多发生在嵴或距状突附近或偏曲的凸面,因该处粘膜较薄,易受气流影响,故粘膜干燥、糜烂、破裂出血。鼻中隔穿孔也常有鼻衄症状。

  3、炎症:

  ①非特异性炎症: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急性鼻炎、急性上颌窦炎等,常为鼻出血的原因。

  ②特异性感染:鼻结核、鼻白喉、鼻梅毒等,因粘膜溃烂,易致鼻出血。

  4、肿瘤:鼻咽纤维血管瘤、鼻腔、鼻窦血管瘤等,可致长期间断性鼻出血。鼻腔或鼻窦的恶性肿瘤早期常鼻出血症状,出血量一般不多,但可反复发生。晚期破坏大血管者,可引起致命性大出血。

  5、其他:鼻腔异物、鼻腔水蛭,可引起反复大量出血。在高原地区,因相对湿度过低、而多患干燥性鼻炎,为地区性鼻出血的重要原因。


来源资料:《耳鼻咽喉外科学》 > 第四章 鼻腔疾病 第十节 鼻出血(epistaxis)


查看更多关于“鼻衄的局部病因介绍”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中医科、五官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鼻镜检查、光导纤维鼻咽镜检查、血常规检查、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检查、血小板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X线检查
常用药品:
鼻渊糖浆、金霉素软膏、呋喃滴鼻液、维生素C胶囊、云南白药、龙胆泻肝丸、知柏地黄丸、归脾丸
相关疾病: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异常、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乏症、遗传性凝血酶原缺乏、横纹肌肉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淋巴瘤

鼻衄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