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声低可以偶然单独发生,亦可见于它病之兼症,呈连续或间歇性发作。其证有虚实之分,多因寒邪、胃火、气郁、食滞,或中焦虚寒,或下元亏损,或病后虚羸,致使胃气上逆,失于和降所致。
肺主声,声音和肺气的作用有关,故听声音可以大致上了解一个人的肺气情况, 肺气足的人,声音宏亮;肺气虚的人,声音低怯。风寒外感,肺气闭塞 ,引起声盲嘶哑或失声。肺结核病到了晚期,往往说话感到吃力,声音嘶哑,这也显示了声音和肺气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他症候分型如下。
1.肺中寒冷:症见声沉缓有力,遇寒愈甚,得热则减,常兼胸膈及胃脘不舒,喜饮热汤,厌食冷物,饮食减少,口不渴,舌苔白。治宜温中祛寒,降逆止呃。可用丁香散。
2.胃火上逆:症见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自发自止,口臭烦渴,多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或黄糙。治宜清火降逆,和胃止呃。可用竹叶石膏汤加柿蒂、竹茹。
3.气滞痰阻:症见有痰阻,呼吸不利,脘胁胀满,恶心嗳敢,头目昏眩,脘闷食少,舌苔薄腻。治宜理气化痰,降逆止呃。可用旋覆代赭石汤。
4.脾肾阳虚:症见声低长,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热喜按,面白少华食少困倦,或便溏久泻,腰膝无力,手足不温,舌质淡,苔薄白。治宜温补脾肾,和胃降逆。可用附子理中汤加丁香、白豆蔻。
5.胃阴不足:症见声短促而不连续,唇燥舌干,烦渴不安,不思饮食,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而干。治宜益气养阴、和胃止呃。可用益胃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