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低的中医症候检查

时间: 2014-12-22 17:54:20 来源: 求医网

  中医认为声低可以偶然单独发生,亦可见于它病之兼症,呈连续或间歇性发作。其证有虚实之分,多因寒邪、胃火、气郁、食滞,或中焦虚寒,或下元亏损,或病后虚羸,致使胃气上逆,失于和降所致。

  肺主声,声音和肺气的作用有关,故听声音可以大致上了解一个人的肺气情况, 肺气足的人,声音宏亮;肺气虚的人,声音低怯。风寒外感,肺气闭塞 ,引起声盲嘶哑或失声。肺结核病到了晚期,往往说话感到吃力,声音嘶哑,这也显示了声音和肺气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他症候分型如下。

  1.肺中寒冷:症见声沉缓有力,遇寒愈甚,得热则减,常兼胸膈及胃脘不舒,喜饮热汤,厌食冷物,饮食减少,口不渴,舌苔白。治宜温中祛寒,降逆止呃。可用丁香散。

  2.胃火上逆:症见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自发自止,口臭烦渴,多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或黄糙。治宜清火降逆,和胃止呃。可用竹叶石膏汤加柿蒂、竹茹。

  3.气滞痰阻:症见有痰阻,呼吸不利,脘胁胀满,恶心嗳敢,头目昏眩,脘闷食少,舌苔薄腻。治宜理气化痰,降逆止呃。可用旋覆代赭石汤。

  4.脾肾阳虚:症见声低长,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热喜按,面白少华食少困倦,或便溏久泻,腰膝无力,手足不温,舌质淡,苔薄白。治宜温补脾肾,和胃降逆。可用附子理中汤加丁香、白豆蔻。

  5.胃阴不足:症见声短促而不连续,唇燥舌干,烦渴不安,不思饮食,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而干。治宜益气养阴、和胃止呃。可用益胃汤。



查看更多关于“声低的中医症候检查”的相关常识>>

声低医生咨询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中医科、五官科
患者部位:
头部、颈部
相关检查:
头部CT检查、X线片、核磁共振、超声检查、肌电图检查、喉镜检查、声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常用药品:
颈复康颗粒、颈痛片、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参苓白术丸、冻干人纤维蛋白粘合剂、肾上腺色腙片、三七片
相关疾病:
中气不足、咽喉部外伤、喉返神经损伤、上火、鼻炎

声低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