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应主观检测和辅助检查相结合

时间: 2015-06-04 15:07:12 来源: 求医网

  耳鸣多为一种主观感觉,难以检测,但可以用纯音听力计进行频率匹配及响度平衡的方法测出耳鸣的强度和频率。通过对耳鸣患者进行详细的调查评估与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体声和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耳鸣。颞骨和颅脑的影像学检查可以排除血管畸形、听神经瘤、耳硬化症等器质性病变。耳鸣的客观检查证据较少,常规听力学检查方法对耳鸣诊断的意义不太明确。主观测听结果(耳鸣匹配等),并不能为耳鸣提供有力的客观依据。

  除了辅助检查和主观测听结果外应依据客观证据来进行检查:

  1、年龄和性别:小儿发病少,青春期发病率高,岁以后少,老年人又高。很显然老年人发病率高是与动脉硬化和神经退变有关侧别和性别无大差异。

  2、起病方式:发病急骤者,在传导系统中以咽鼓管阻塞、急性中耳炎等多见;在感音系统中以外伤、中毒、爆震、美尼埃病多见。起病缓慢者,多与全身性疾病有关。

  3、耳鸣音色:般低音调耳鸣,多为传音系统病变。高音调耳鸣,多在迷路、听神经、中枢病变时发生。但有时也有相反的现象。

  4、耳鸣的持续性和间歇性:持续性耳鸣般发生在感音神经部分。间歇性多为传音性。

来源资料:《中华医学杂志》 2002年 第21期


查看更多关于“耳鸣应主观检测和辅助检查相结合”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五官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耳镜检查、肌电图检查、x线检查、CT头颅扫描检查
常用药品:
尼立苏、尼莫地平缓释胶囊、腺苷辅酶维生素B12
相关疾病:
肝风内动证、肝阳上亢、突发性耳聋、抗菌药中毒性肾病

耳鸣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