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引起搓丸样震颤的诊断方法

时间: 2015-06-19 17:02:43 来源: 求医网

  搓丸样震颤是指检查病人清醒状态下的手部变现,若见其双手指伸直并拢,并不断有搓丸子或数线样的规律颤动,是帕金森病的常见症状表现。迄今为止,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清楚。目前的研究倾向于与年龄老化、遗传易感性和环境毒素的接触等综合因素有关。帕金森病引起的搓丸样震颤严重侵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对此患者还需尽早诊治。

  帕金森病引起搓丸样震颤的诊断如下:

  一、病史

  原发性帕金森病病因不明,帕金森征群多与脑动脉硬化、颅脑损伤,CO中毒及抗精神病药物(吩噻嗪类、单胺氧化酶遏制剂、叁环类)中毒有关。多缓慢起病,逐渐加重,主要症状包括搓丸样震颤、肌张力增高及运动障碍。病史应注意询问有无上述史。

  二、体检发现

  1、震颤:最先出现于上肢的远端(手指)逐渐波及下肢。典型的手指节律性震颤呈"搓丸样动作"。初期为静止性震颤,晚期可变为经常性。情绪激动时加重,睡眠时停止。

  2、强直:肢体伸屈肌张力均增高,呈"铅管样"或"齿轮状"强直。面肌受累则缺乏表情呈面具状脸。

  3、运动障碍:常因肢体及手部肌肉强直而难以完成精细动作,严重时起坐困难、躺下时不能翻身,穿鞋系带扣钮扣均困难,生活不能自理。步态障碍甚为突出,早期表现行走时下肢拖步,上肢不动,随病情进展,步伐逐渐变小变慢,启步艰难,一旦迈步,以极小步伐前冲,越走越快,不能即时停步或转弯,称"慌张步态"。

  4、个别病人尚可出现言语障碍、反应迟钝等。

来源资料:《国内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 第7期


查看更多关于“帕金森病引起搓丸样震颤的诊断方法”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上肢
相关检查:
颅脑CT检查、颅脑MRI检查、大生化检查、超声检查
常用药品:
吡贝地尔缓释片、盐酸苯海索片、盐酸司来吉兰片
相关疾病:
帕金森病、抑郁症、痴呆、褥疮

搓丸样震颤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