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临床上出汗异常的的病因有很多,专家表示,日常提早了解这些病因并积极做好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患病的机率。
出汗异常的临床病因如下:
一、先天性及遗传性
1.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性无汗症。
2.Riley-Day综合征:失水性干燥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多汗症。
3.SpanlangTappeiner综合征:脱发、多汗。舌状角膜混浊综合 征人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二、精神及神经损伤因素
1.多汗症: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神经性刺激引起。
2.汗疤疹:精神因素为重要原因。
3.鼻红粒病:可能为血管舒缩神经障碍。
三、疾病引起
1.盗汗症:多见于肺结核患者夜间盗汗。
2.干燥综合征:全身无汗症。
3.局部无汗症:见于先天性鱼鳞病;系统性硬皮病;麻风病;慢性放射性皮炎;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空洞症。
4.血汗症:见于血友病及鼠疫。
四、药物引起的色汗症
当注射亚甲蓝可使汗液呈青色,服碘化物可使汗液呈淡红色,内服氯苯吩嗓可使汗液呈红色。
五、由细菌与汗液中有机物质混合作用
如臭汗症多见于腋窝大汗腺部。
来源资料:《国内疗养医学》 2014年 第1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