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患有红斑狼疮的时候,就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对于红斑狼疮肾病患者来讲,在进行镜下血尿、白细胞、红细胞及管型尿时,多数有中度贫血,呈溶血性贫血、血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多数少于100×109/L,血沉较快。红斑狼疮肾病患者的体内的血清多种自身抗体阳性,γ-球蛋白显著增高,血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低补体血症,尤其在活动期。血红斑狼疮细胞阳性,皮肤狼疮带试验阳性。下面来看关于“红斑狼疮患者都需要做哪些检查”的介绍。
一、一般检查
血、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及血沉的测定。病情活动时血沉增快,血细胞或血小板减少,贫血。肾脏受累时可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肝脏受累可有肝功能异常。
二、LE细胞
Hargraves(1948)首先在骨髓中发现,Haserick(1949)从外周血中找到LE细胞,miecher(1954)证明红斑狼疮细胞因子为一种抗核因子,是一种γ球蛋白,现已明确形成LE细胞需要4个因素:
1.LE细胞因子,是一种抗核蛋白抗体,存在于外周血,骨髓,心包,胸腔和腹腔积液,疱液和脑脊液中,其相应抗原为脱氧核糖核酸一组蛋白复合物,此抗原存在于细胞核内。
2.受损伤或死亡的细胞核,无种属和器官特异性,即人或动物的各种器官的细胞核均可与LE细胞因子起作用。
3.活跃的吞噬细胞,一般为中性粒细胞。
4.补体:在吞噬时需要补体的参与,LE细胞形成的过程首先为LE细胞因子与受损伤或死亡的细胞核起作用,使细胞核胀大,失去其染色质结构,核膜溶解,变成均匀无结构物质,所谓“匀圆体”细胞膜破裂,匀圆体堕入血液,许多吞噬细胞聚合来吞噬此变性的核,形态花瓣形细胞簇,随后此变性核被一个吞噬细胞所吞噬,就形成所谓LE细胞,补体参与起促进吞噬作用。约90%~70%活动性SLE患者,LE细胞检查阳性,其他疾病如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中约10%病例可查见该细胞,此外,慢性活动性肝炎,药疹如普鲁卡因酰胺及肼酞嗪(肼苯哒嗪)等引起也可阳性。
三、抗核抗体试验(ANA)
本试验敏感性高,特异性较差,现象作为筛选性试验,一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NA,以鼠肝印片作底物,亦有采用Will-2细胞,Hep-2细胞等作底物,约80%~95%病便ANA试验阳性,尤以活动期为高,反复测定累积阳性率更高,血清ANA效价≥1:80,意义较大,效价变化基本上与临床病情活动度相一致,荧光核型可见周边型,均质型和斑点型,偶见核仁型,另有5%~10%病例,临床症状符合SLE,但ANA持续阴性,有其它免疫学特征,可能是一个亚型。抗核抗体是自身对各种细胞核成分产生相应抗体的总称,在SLE中所见的有:
1.抗脱氧核糖核酸(DNA)抗体:可分为抗天然或双链脱氧核糖核酸(n-DNA或ds-DNA)抗体和抗变性或单链脱氧核糖核酸(d-DNA或ss-DNA)抗体。
2.抗核蛋白(DNP)及组蛋白抗体:不溶性抗DNP抗体亦即形成LE细胞的一种抗核因子,抗DNA和组蛋白复合物的抗体,荧光核型呈匀质型,往往在SLE活动期出现,在普鲁卡因酰胺,异烟肼等引起狼疮样综合征中约90%以上的病例可发现抗组蛋白抗体。
来源资料:《国内免疫学杂志》 1995年 第1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