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有哪几种诊断方法

时间: 2015-10-16 10:41:57 来源: 求医网

  红斑狼疮有哪几种诊断方法?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皮肤免疫荧光带或狼疮带,即在真皮表皮连接处可见一局限性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带,皮损处阳性率SLE为92%,DLE为90%,正常皮肤暴光处SLE为70%,非暴光处为50%,但不见于DLE正常皮肤,在慢性萎缩性或过度角化的皮损荧光带成团块状,新起的皮疹沉积如颗粒状或细线状,而在SLE正常皮肤呈点彩状,此免疫荧光带为Ig(主要为IgG,亦有IgM,IgA)与补体在真皮表皮连接处沉积造成。下面来看具体介绍。

  1、进行基因检测:如果抗DNA抗体呈阳性,这可诊断为该病,也可用DNA免疫测定法进行测定。

  2、血象检测:如患者体内血小板较少,并出现症状,可进行血象检测,如,冷环蛋白测定法,抗补体性测定法等物理及其他免疫化学、生物学方法。

  3、狼疮带试验阳性:主要是针对病人 进行测验,如果免疫球蛋白沉积,即为诊断为该病。

  4、肾活检阳性:查看有无肾脏衰竭等症状表现。

  5、血常规:白细胞减少(<4000/mm3)或淋巴细胞减少(<1500/mm3)或血小板减少(<100000/mm3)。

  6、血沉:增快。

  7、血清蛋白:白蛋白降低,α2和γ球蛋白增高,纤维蛋白原增高,冷球蛋白和冷凝集素可增高。

  8、免疫球蛋白活动期血IgG,IgA和IgM均增高,尤以IgG为著,非活动期病例增多不明显或不增高,有大量蛋白尿且期长的患者,血Ig可降低,尿中可阳性。

  9、类风湿因子:约20%~40%病例阳性。

  10、梅毒生物学假阳性反应:2%~15%阳性。

  11、抗心磷脂抗体:IgG型的阳性率为64%,IgM型为56%,与患者血栓形成,皮肤血管炎,血小板减少,心肌梗塞,中枢神经病变和习惯性流产或宫内死胎关系密切。

  12、抗体阳性测验:由于该病症状表现并不明显,不易自身察觉,所以可进行实验室检查足以诊断。

  13、细胞免疫功能测定:淋巴细胞转化试验(PHA-LTT),旧结核菌素(OT),链球菌脱氧核糖核酸酶和链激酶(SD-SK)皮试往往阴性。

  14、T细胞亚群检测:采用单克隆抗体荧光技术示活动性病例中总T细胞(CD3)和遏制性T淋巴细胞(CD8)明显降低,辅助性T细胞(CD4)/遏制性T细胞(CD4)(CD8)比值增高,随着治疗病情稳定,T遏制细胞恢复正常,T辅助细胞降低,两者比值恢复或低于正常。自然杀伤细胞(NK)采用酶(LDH)释放法检测NK活性结果示活性显著降低,在活动期更为显著。

  15、血清补体测定:约75%~90%SLE患者血清补体减少,尤其在活动期,以C3,C4为著,但在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中不减少。

  16、皮肤试验:采用自身或同种的白细胞进行皮试,75%SLE病例阳性,采用小牛胸中核蛋白作皮试,84%(21/25)阳性,采用小牛胸腺中脱氧核糖核酸作皮试,48%(12/25)阳性,采用小牛胸腺中组蛋白作皮试,92%(23/25)阳性。

  17、血液流变学测定:呈显著异常,如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增加,这些提示血粘度的增加,血液流动性的下降。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血沉快,K值增大,一致表明红细胞聚集性的增加,但血细胞压积普通稍低(贫血)。血中纤维蛋白原增高,血液粘聚性增加,导致血流缓慢,为活血化瘀中医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来源资料:《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5年 第5期


查看更多关于“红斑狼疮有哪几种诊断方法”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血沉检查、抗核抗体试验检查、皮肤实验检查
常用药品: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哈西奈德溶液、清热化毒丸
相关疾病: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腹膜炎、肺炎、白细胞减少、瘀斑

红斑狼疮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