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出血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常见症状之一,此疾病在日常中属于常见的一种疾病,糖尿病病人、高血压病人都有可能引起视网膜出血,严重影响视网膜出血患者的视力,所以视网膜出血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病情恶化,那么视网膜出血的诊断依据是什么?这时很多人都不了解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具体介绍一下。
视网膜出血以毛细血管病变最为常见,主要是毛细血管内膜损坏,渗透性增加,使血液渗出。其次是来自静脉方面的出血,多发生在局部或全身病变,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血液粘稠增高、静脉血流迟缓或滞留、静脉血栓、静脉壁的炎症等。由动脉方面发生的出血比较少见,主要见于血管壁局部粥样硬化或血管栓塞等情况。引起视网膜出血的眼病很多,常见的有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盘血管炎、老年性黄斑盘状变性、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高度近视黄斑出血,还有外伤性眼底出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以及肾性视网膜病变、白血病、贫血等引起的视网膜出血。
一般医生对视网膜出血进行诊断的依据是病史、体征、视诊与检查结果的结合,对患者进行诊断,是否患者已经患上视网膜出血疾病。
视网膜出血的患者,依照出血量的多少、出血部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症状,如果出血量少,视网膜周边部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早期往往忽略:出血量多,视网膜出血患者可感到眼前有浮动黑影,甚至视线全被黑影所遮挡,仅剩光感。出血位于视网膜中心,患者中心视力丧失,即中心区视物不清有暗影遮挡,周边尚有部分视力。
视网膜出血与人体其他疾病一样也有急慢性之分。有些病症的发展过程可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而对于某些急性的病症如若抢救不及,即可至盲。如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眼底还有一些病症不用治疗即可自愈,但可能还会再发作,所以一定要检查清楚。
老年人应该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如果发现看东西模糊了,更应该及时去就医,谨防眼底出血被延误,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为很多视网膜出血患者首次出血,吸收较快,视力恢复也较明显,若反复多次出血后,不仅瘀血难治,而且可发生严重并发症,视力无法恢复。
以上就是视网膜出血的诊断依据是什么的具体内容,相信大家对视网膜出血的诊断方法已经有所了解,只有充分的了解视网膜出血的相关知识,视网膜出血患者才能更好的接受治疗,也可以避免视网膜出血的再次发生。
来源资料:《国内社区医师》 2011年 第45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