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病性痤疮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睾酮在皮肤中经5-α还原酶作用转化成活性更高的5-α双氢睾酮,刺激皮脂腺细胞周转和脂类合成,引起皮脂分泌增多,产生又浓又多的皮脂,不能完全排泄出去,渐渐聚积在毛囊口内,最终导致恶病性痤疮的出现。恶病性痤疮的出现,临床上,患者需要进行恶病性痤疮的标本涂片染色检查。
恶病性痤疮的标本涂片染色检查:
标本涂片染色检查是恶病性痤疮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包括单染色法、复染色法、荧光染色。
1、单染色法:用一种染料将细菌和周围物体染成同一种颜色。细菌经单染色法处理后,可观察恶病性痤疮形态、排列、大小及简单的结构,但不能显示各种细菌染色性的差异。
2、复染色法: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染料染色的方法,称为复染色法或鉴别染色法。常用的有革兰染色法和抗酸染色法。
(1)革兰染色:本法是细菌学中最经典、最常用的染色方法。除粪便、血液等极少数标本外,绝大多数标本在分离培养之前都要进行革兰染色、镜检。
①鉴别细菌:通过革兰染色将所有细菌分为G+菌和G-菌两大类,可初步识别细菌,缩小范围,有助于进一步鉴定。甚至有时结合细菌特殊形态结构及排列方式,对病原菌可进行初步鉴定。
②选择药物参考:G+菌与G-菌对一些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
③恶病性痤疮与致病性有关: 大多G+菌的致病物质是外毒素,而G-菌大多能产生内毒素,两种致病作用不同。
(2)抗酸染色:抗酸染色也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即抗酸性细菌和非抗酸性细菌。因为临床上绝大多数病原菌为非抗酸性细菌,所以抗酸染色不作为临床上常规的细菌检查项目,只针对性用于结核病、麻风病等的细菌检查。疑似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标本,经抗酸染色后以油镜检查,即可作出初步鉴定。若查见红色抗酸杆菌,可报告为“找到抗酸分枝杆菌”。对临床恶病性痤疮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荧光染色:荧光染色法敏感性强,效率高而且容易观察结果,在临床恶病性痤疮鉴定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主要用于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及痢疾志贺菌等的检测。如痰标本涂片、固定,用荧光染料金胺0法(也称金胺0-罗丹明B法)染色,以荧光显微镜检查,在暗背景中可观察到呈金黄色荧光的菌球。
来源资料:《中国药事》 2015年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