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状起因

时间: 2014-11-17 16:40:41 来源: 求医网

  下丘脑病变是引发肥胖的重要原因,除下丘脑因素外,体内其他内分泌激素紊乱也可引起肥胖。其中胰岛素变化被公认为肥胖发病机制中最关键的一环,其次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变化。

  (一)胰岛素

  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激素。其功能是促进肝细胞糖元合成,抑制糖异生;促进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合成脂肪,抑制脂肪分解。后两作用在肥胖症发病机制中特别重要。肥胖症者胰岛素分泌特点为:①空腹基础值高于正常或正常高水平;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过程中,随血糖升高,血浆胰岛素更进一步升高;③血浆胰岛素高峰往往迟于血糖高峰,故在餐后3~4小时可出现低血糖反应。近年还发现肥胖病人胰岛素受体数量及亲和力均降低,存在胰岛素不敏感性和抵抗性。由于存在胰岛素不敏感和抵抗,为满足糖代谢需要,胰岛素必须维持在高水平,而高胰岛素血症对脂肪细胞和脂肪代谢来说,会使脂肪合成增加,分解减少,使肥胖进一步发展。肥胖症者体重减轻至正常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受体可恢复正常,表明这种改变是继发性的。

  (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激素,在人体中主要为皮质醇。单纯性肥胖者可有一定程度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血浆皮质醇正常或升高;而在继发性肥胖中,柯兴综合征血浆皮质醇明显增高。

  由于血浆皮质醇增高,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升高,后者导致脂肪合成过多,形成肥胖。由于躯干及四肢脂肪组织对胰岛素和皮质醇反应性不同,故呈向心性肥胖。

  (三)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动员储存脂肪及抗胰岛素作用,但在作用的初期,还表现为胰岛素样的作用。生长激素与胰岛素在糖代谢的调节中存在着相互拮抗作用。如果生长激素降低,胰岛素作用相对占优势,可使脂肪合成增多,造成肥胖。现已证实肥胖病人生长激素基础水平降低以及精氨酸、低血糖、饥饿和体育活动等刺激条件下分泌反应也是低水平的,结果在饥饿和体育活动时大量能量就不能来自脂肪分解。如禁食2天,正常人血浆生长激素从10微克/升上升到15微/升,而肥胖者从2微克/升上升至5微克/升。这种变化会随着克肥胖消失而恢复正常。

  (四)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与肥胖症的关系尚不明确。肥胖者一般不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即使肥胖者基础代谢率可能比正常人稍低,也不代表甲状腺功能低下。偶见两者合并存在。

来源地址: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jianfeixinfayujiqiao/130-1-1.html


查看更多关于“肥胖症状起因”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糖尿病检查、性激素六项检查、尿常规检查
常用药品:
苯丙胺、奥利司他片、盐酸西布曲明片、奥利司他胶囊
相关疾病:
冠心病、高血压、静脉血栓形成、肝内胆管结石、动脉粥样硬化

肥胖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