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损害症状诊断/鉴别

时间: 2015-05-28 16:01:53 来源: 求医网

  免疫损害的诊断:免疫损害也因ICH并发感染病情多较危重,在参考临床和病原流行病学资料作出病原学诊断估计的基础上,以及留取各种检验标本特别是病原学标本的前提下,立即开始经验性抗菌治疗。48~72h不见起效则需进行特殊诊断检查,以纤支镜最有用;若病灶为局限性且近胸膜,经皮穿刺亦可采用;少数情况下剖胸活检亦属必要,特别是弥漫性病变。若仍不能确定准确的病原诊断,则在经过更为积极的抗菌治疗和全面审慎的重新评价后,可改试抗特殊病原体(卡氏肺孢子虫、真菌、结核等)治疗。经验性治疗一般宜针对单一病原,以免混淆诊断。

  免疫损害的鉴别:肺炎作为一种微生物学现象,在ICH与免疫机制健全者并无本质不同。但宿主免疫炎症反应的遏制可以显著改变肺部感染的临床和X线表现,而激素和其它免疫遏制药物亦可以干扰或掩盖感染的症状及临床经过。概括起来,ICH肺炎有下列特点:①起病大多隐匿,不易察觉。但也有部分患者急骤起病,呈暴发性经过,迅速发展至极期,甚至呼吸衰竭。②高热很常见,有时患者仍继续接受激素治疗,亦不足以平伏。G-杆菌肺炎虽有高热,但很少寒颤。而这在免疫健全者G-杆菌肺炎被认为是一种颇为特征性的症状。③咳嗽咳痰相对少见,据在接受强化化疗肿瘤患者并发G-杆菌肺炎的观察,咳嗽症状发生率仅41%,多属干咳,咳痰不足1/5。胸痛亦不常见。④病变大多为双侧性。体征和X线上实变征象少见,仅约50%。特别在粒细胞缺乏者肺部炎症反应轻微,肺不张可以是感染的一种早期或单独征象。随着粒细胞恢复,炎症反应加剧,X线上病变仅见增加。⑤即使同属细胞免疫损害,在AIDS与非AIDS免疫损害患者的PCP表现可以有很大差异,与后者比较前者起病隐潜而治疗反应慢,虫体数量多,导痰诊断比较容易发现,临床治疗效果不与虫体消灭相关联,复发率高。应用SMZco治疗过敏反应发生率高,而喷他脒治疗毒副作用相对较少。⑥真菌性感染的炎症反应通常较细菌性感染。

来源资料:《国内职业医学》 2002年 第3期


查看更多关于“免疫损害症状诊断/鉴别”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环磷酸鸟苷检查、抗热休克蛋白-60抗体检查
常用药品:
头孢羟氨苄胶囊、阿莫西林胶囊、注射用拉氧头孢钠
相关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淋巴瘤、免疫缺陷

免疫损害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