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指漂浮,有浮起、上浮之意。浮脉是指脉管的搏动在皮下浅表的部位,轻按即得,重按反弱,但不中空,古人形容为“如水漂木”。其特征是“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身体消瘦而无病状,或在秋季,脉象偏于浮的,应该属于常象,不作病论。
脉浮一般主表证,是病邪尚在肌表的反应。如果病人的卫气较强,能抗邪于外,“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脉象则浮而有力;若卫气较虚,驱邪力弱的,则脉象浮而无力。不论浮脉之有力、无力,主要见于外感表证。其中外感风寒的,脉多浮而紧;外感风热的,脉多浮数;风邪夹痰的,脉多浮滑等,都属于“兼脉”了。但也有身体衰弱的病人,虽有外感症状,但脉不显浮而见细弱,此是正气虚不能与邪相争的反映,属于常中有变,应该“舍脉从证”。又有久病体虚,气血亏损,如贫血、肝硬化腹水、肿瘤晚期等等疾病,患者并无外感而脉显浮象的,此系虚阳外越不能内守的危重之象,其脉必然浮大而无力。古人说的“久病逢之却可惊”,就是指这种情况。临床也应“舍脉从证”。
来源资料:《农村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