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色或米汤样便症状起因

时间: 2015-06-02 09:43:46 来源: 求医网

  牛奶色或米汤样便是肠杆菌感染所致,本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大小为(1.1~1.5)μm×(2.0~6.0)μm(活菌)或(0.4~0.7)μm×(1.0~3.0)μm(染色菌)。多数菌株有周身鞭毛,能运动,周身还有菌毛,无芽孢。某些菌株有包膜。菌毛位于菌体表层,纤维状附着物,属疏水蛋白质成分,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为兼性厌氧菌,15~45℃可发育,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7℃,最适宜pH为7.4~7.6。在肠道菌选择培养基上,因能发酵乳糖产糖,使指示剂变色而形成有色菌落。而肠杆菌科中的致病菌多数不分解乳糖,菌落无色,此点对肠杆菌科致病菌的分离有选择作用。

  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等多种糖醇产酸产气;对蔗糖、卫矛醇、棉籽糖、鼠李糖等因菌株而异。IMVC试验为++--,脲酶、苯丙氨酸、丙二酸盐等阴性。抗原构造较复杂,主要有O、H、K 3种抗原。O抗原为耐热多糖磷脂复合物,目前已有171种,是血清分型的基础;H抗原为不耐热的蛋白质,至今已建立了56个抗原;K抗原为包膜抗原,至今已知有100种。本菌在自然界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易产生耐药性。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是由带有耐药因子(R因子)的质粒的传递而获得。

来源资料:《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0年 第7期


查看更多关于“牛奶色或米汤样便症状起因”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粪便性状检查、粪便颜色检查、便常规检查、粪便气味检查
常用药品:
铝碳酸镁片、胃炎康胶囊、甲氧氯普胺片、舒郁九宝丸
相关疾病:
十二指肠胃反流及胆汁反流性胃炎、病毒性胃肠炎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