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中枢性眩晕
(1)小脑桥脑角病变:系指小脑桥脑角部位的前庭神经病变所致,以肿瘤、炎症和创伤较多见,可伴患侧的耳鸣、耳聋,症状持续时间长,伴有其他颅神经和桥脑、小脑实质受损的体征,严重者还有颅内压增高所致的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桥脑小脑角肿瘤、前庭神经元炎和颅脑创伤均系损伤了前庭神经所致,前庭神经元炎除眩晕和前庭神经功能障碍外,无其他颅神经和脑实质的损害,无耳鸣、耳聋表现。
(2)脑于病变:主要是指脑干中的前庭神经核病变,一般无听力障碍,眼球震颤持续时间长,且多呈垂直性或位置性,并常伴有其他颅神经、锥体束和感觉束等脑实质受损的症状和体征,可见于该处的肿瘤、炎症、血管性疾及变性疾病等。本研究未发现肿瘤、炎症及变性疾病,主要为血管性病变。
(3)小脑病变:单纯的小脑半球病变并不出现眩晕,但如果损伤了前庭小脑间的通路则可引起眩晕,以小脑绒球小结处病变多见,伴明显的小脑症状和体征。
(4)大脑病变:以颞上回、前庭投射区损害为主,除眩晕外,尚有前庭功能试验过敏和大脑皮质受损的其他相应的神经症状和体征,但无听力障碍,多见于脑部感染、肿瘤、中毒、创伤及癫痫等疾病。
前庭周围性眩晕
常见疾病为外耳道异物阻塞、晕动病、中耳炎所致迷路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等。该类疾病特点是不伴其他颅神经和脑实质受损的症状和体征。
非前庭系统性眩晕
多见眼源性病因、本体感觉源性病因、先天性病因、全身中毒性及代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心血管疾病、神经症源性病因等。颈椎病、动脉硬化是后循环缺血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眩晕的常见原因。其发病机制一方面是颈椎病变使椎动脉受压或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椎动脉收缩痉挛。
眼源性病因多见于屈光不正,由视网膜病变和各种先天性眼病所致的视力障碍及眼外肌麻痹等,特点:眩晕持续时间短,闭眼后缓解或消失。
本体感觉源性病因常见于脊髓后索或周围感觉神经病变。
先天性病因如颅底凹陷症和Arnold—Chiari畸形等,可压迫小脑和脑干结构,并可伴有基底动脉受压而出现眩晕等症状和相应的神经系统体征。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晕眩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