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肿大属于中医“痞块”范畴,肝病痞块与一般谓之痞块有其共同点,都是积块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而肝病患者肝脾重大,其病因病理、辨证施治,又与一般痞块不同。对肝病痞块的治疗,应当依据肝病的主症,结合湿热、痰瘀凝聚和毒热入血的特点,进行辨证施治。关老对肝脾肿大辨证施治要点,概括以下五点。
(1)一般痞块,可采用破瘀攻坚消积之品,而肝病痞块则不宜过于攻伐,应以养血柔肝,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
(2)湿热未清者啊,在清利湿热的基础上来,常选用:赤芍、丹皮、丹参、泽兰、藕节等凉血活血之品以消痞块。
(3)湿热已清,正气已虚者,在扶正的基础上,常选用:赤芍、白芍、坤草、郁金、王不留行等以消痞块。
(4)痞块坚硬日久不化者,常选用:鳖甲、龟版恩、牡蛎、内金、水红花子、山楂、夏枯草等软坚消痞。
(5)湿热毒邪蕴于血分者,常选用:草河车、蒲公英、败酱草、小蓟、茅根、地榆、生地炭、紫草、羚羊粉等凉血解毒小痞。
关老根据多年实践体会,对肝病痞块,虽然患者体制上好,也忌用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破瘀攻伐之品,使用桃仁也很慎重,以防伤正,不仅不利于痞块消失,反而促进肝硬化的发展及消化道出血,应当引起重视。
在具体辨证施治中,湿热缠绵,正气日衰者,宜祛邪扶正兼施,重用活血化瘀。湿热已清或余邪未尽、正气已复者,宜养血柔肝、活血化瘀为主,佐以清利余邪,切忌破血攻伐;寒热虚实夹杂、气虚血滞者,宜升阳益气,养阴凉血,活血化瘀;湿热蕴毒、痰瘀互结者,宜扶正补虚,凉血解毒,化痰散瘀。
来源地址:http://www.39kf.com/my/tag_1_22823a-32577a-32450/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