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过腹胀的体验,但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腹胀也是很多疾病的重要信号。腹胀是由于胃肠道内存在过量的气体所致,是临床上一个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可见于内、外各科的多种疾病中。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内只保持100~150毫升气体,多余的气体则可通过嗳气与排气(放屁)排出。但由于一些人生活习惯的改变,或饮食种类的变化,使气体来源增多(如吞入较多空气、或消化不良过度发酵)或因排泄障碍(如肠壁血循环不良、吸收不良、或肠道通行受阻),导致气体在肠道内积存过多,就会引起腹部胀满。
诱发腹胀的疾病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
1.器质性疾病直接引起的腹胀:其特点是腹胀持续存在而且比较顽固,多呈渐进性加剧。在治疗上必须解除原发疾病,方能使腹胀彻底缓解。常见的疾病有胃肠通行受阻性疾病(如幽门梗阻、急性胃扩张、肠梗阻等)、腹膜或肠结核、胃炎、急性肠炎、胃与结肠肿瘤、肝胆系统肿瘤、肝硬化、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腹膜炎、感染毒血症、术后腹胀、低血钾、麻痹性肠梗阻等。
2.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功能性腹胀:这一类腹胀不是器质性疾病直接的、突出的症状,而是间接或次要的功能紊乱。其表现为腹胀时隐时现、时轻时重,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暂时可获得缓解。主要见于慢性胃炎、胃下垂、各种慢性肠道炎症、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肝炎、胰腺炎、胆道疾患、肠寄生虫病等。此外,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肠壁郁血、气体吸收障碍,有时腹胀也很明显;心绞痛、心律不齐也可反射性引起胃肠充气。其它少见的原因,如某些内分泌与泌尿系疾患、B族维生素缺乏、胶原性疾病及药物反应等,也可引起腹胀。
3.官能性腹胀:这是胃肠神经官能症常见而突出的症状。患者多有其它神经官能症的症状,腹胀程度常随情绪改变而改变,可因暗示激发或消失。但要注意,诊断这种疾病必须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后方可确诊。
此外,腹胀与生活习惯也有一定关系,如有些人吃饭时狼吞虎咽,吞入过量气体,或吃进较多的土豆、豌豆、花生、红薯、萝卜等容易产气的食品,都容易出现腹胀症状。
来源资料:《保健与生活》2010年第4期 腹胀的对策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