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治疗腹胀的要点分析

时间: 2014-11-18 11:10:15 来源: 求医网

  祖国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主降,脾主升。脾胃健康,升降协调,则能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然而脾胃的正常功能,还要依赖肝的疏泄、胆的泄降及肾的温煦,才能维持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的动态平衡。若七情剧变,肝气横逆,影响气机;或胆汁泄降失常;或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胃;或肝肾阴虚,胃阴不足;或劳倦过度;或饮食不节等,均可致脾胃升降失职,气机逆乱,消化功能减弱,从而引起脘腹胀满、嗳气、胃脘疼痛等症状。

  中医认为,腹胀临床所见多属实症,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胸脘不舒、痞塞满闷、两胁胀痛、嗳腐吞酸、腹满拒按、恶心呕吐等。一般宜采用疏肝解郁、理气导滞、和胃降逆等法则治疗。常用药物有香附、青皮、郁金、陈皮、半夏、苏梗、木香、枳壳、枳实、厚朴、大腹皮、槟榔、沉香、砂仁、白豆蔻、神曲、麦芽、山楂、炒莱菔子、鸡内金、 大黄等。常用方剂可选保和丸、平胃散、越鞠丸、香砂枳术丸、木香顺气丸等。若表现为寒邪损伤脾胃之阳、热邪壅滞胃肠、寒湿困脾或湿热蕴结等,则又当辨证施治。

  腹胀虽多为实证,但虚证亦不少见。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脘腹不舒,痞塞胀满,时宽时急,不欲饮食,喜热喜按,得温则舒,气短乏力,体倦懒言等。治疗宜采用益气健脾、和中养胃之则。方剂多选补中益气汤、人参健脾丸(汤)、香砂六君丸等。若表现为胃阴不足者,则当益胃养阴,方选益胃汤、沙参麦冬汤。若脾胃阳虚而不能暖土者,治疗则当温补脾肾,温中健胃,方剂选附子理中汤加味,正气足则胃肠的功能恢复。

来源资料:《保健与生活》 2010年第4期 腹胀的对策


查看更多关于“中医对治疗腹胀的要点分析”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胃镜检查、胃肠镜检查、肠镜检查、胃超声检查
常用药品:
仲景胃灵片、肠胃宁胶囊、良附丸、烂积丸、大山楂丸
相关疾病:
小肠梗阻、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小腹胀痛

腹胀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