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饥饿之后,腹中肠鸣,手按之鸣少止者,人以为大肠之虚也,谁知胃气之虚乎。盖胃气者,阳气也。胃与大肠同合阳明之经,胃属足阳明,大肠属手阳明也。故阳明胃燥,大肠亦燥,阳明胃虚,大肠亦虚。大肠之糟粕,必由胃而入,大肠气虚,必得胃气来援。今胃气既虚,仅可自顾,安能分布于大肠,此大肠匮乏,所以呼号,求济于同经之胃而频鸣也。治法必须助胃气之弱。
方用实肠汤:
黄芪(一两)、茯苓(五钱)、山药(五钱)、白术(一两)、甘草(一钱)、神曲(二钱)、五味子(一钱) 、肉果(一枚)水煎服。一剂而肠鸣止,连服四剂不再发。
此方大补胃中之气,绝不去实大肠,治胃而肠鸣自止,故即谓之实肠汤。
此症用加味四君汤亦妙。
白术(三钱)、茯苓(二钱)、人参、谷芽(各一钱)、甘草、神曲(各五分) 砂仁(一粒)水煎服。
来源资料:《辨证录》 卷之十 肠鸣门(三则)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