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脾肾阳虚的有效疗法

时间: 2014-11-10 10:45:41 来源: 求医网

  脾肾阳虚者的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少气懒言,腰酸乏力,便溏,或阳痿,或浮肿,舌淡胖,苔白,脉沉濡缓。目前治疗脾肾阳虚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如下:

  1、针灸疗法

  取穴:风池、大椎、合谷、迎香、足三里、脾俞、肾俞。

  手法:风池、大椎、合谷、迎香,用泻法。足三里、脾俞、肾俞、用补法,加灸。

  2、按摩疗法

  取穴:双风池、双迎香、双足三里、双肾俞。

  手法:①用双大拇指按揉风池穴1~5分钟,1日3次。有祛风散寒作用。

  ②用双手中指腹部轻按迎香穴,沿鼻旁向上,经前额、太阳穴处而下,回到迎香穴为一次,如此36次,每日2~3次。与风池穴配合,可治感冒头痛、鼻塞流涕等症。

  ③用双手拇指轻揉按摩足三里穴5~10分钟,1日3次。可起到健脾强身效果。

  ④以双手搓热放在两腰部,轻揉按摩;或用两手叉腰,大拇指按在肾俞穴上,轻揉按摩2~5分钟。有温补肾阳、壮腰强身作用。

  3、贴敷疗法

  ①脾肾双补膏:苍术、熟地各500克,五味子、茯苓各250克,干姜32克,川椒15克。

  麻油熬,黄丹收。

  贴于肾俞与脾俞穴处。本方补益脾肾阳气,有强腰健身、预防感冒作用。

  ②补益元气膏:牛肚1个,黄芪300克,党参、生白术、当归各200克,茯苓、五味子、益智仁、补骨脂、胡桃肉、陈皮、肉桂、甘草各20克,砂仁,木香各22克,干姜15克,大枣10枚。

  先煮牛肚,去渣,后入余药,麻油熬,黄丹收。

  贴于膻中或脐下气海。

  本方药物较多,但以温补脾肾,益气养血为主。膻中为八会穴中气会之处,脐下气海为元气贮存处。贴敷二穴,温补元气力量更强。


查看更多关于“治疗脾肾阳虚的有效疗法”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中西医结合科、内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胃肠道B超、肠镜
常用药品:
肾炎康复片、肾炎舒片、人参鹿茸丸、调经促孕丸、刺五加片
相关疾病:
心脾两虚、肾虚、肾虚耳鸣、脾功能亢进、脾虚泄泻、心阳虚

脾肾阳虚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