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脾胃湿热的症状进行鉴别

时间: 2014-11-26 09:28:09 来源: 求医网

  脾胃湿热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所致。诊断时可注意观察患者的口气,在口味中,口甜粘腻属脾胃湿热。因甜味入脾,湿热蕴结脾胃,浊气上泛于口,故感口甜粘腻。口淡乏味属脾胃气虚,口中泛酸属肝胃蕴热,口中酸馊属伤食,口苦属热证。可根据脾胃湿热的症状进行如下鉴别:

  1、湿热浸淫:

  湿热浸淫,由于冒雨涉水,久居湿地,湿邪入侵,渐积不去,遏而生热;或饮食不节,嗜食膏粱,脾运无权,滋生内湿,郁久化热,湿热浸淫,阻滞气血,筋骨失养所致。主要表现为四肢痿软,身体重或 麻木 ,微肿,尤以下肢多见,或有 发热 , 胸 痞脘闷,小便短赤涩痛,苔黄腻,脉细数。

  2、湿热内蕴:

  湿热内蕴指湿热蕴酿于中焦脾胃及肝胆。湿为重浊粘滞之邪,阻滞气机,与热邪相合,则湿热交困。热因湿阻而难解,湿受热蒸而使阳气更伤。


查看更多关于“根据脾胃湿热的症状进行鉴别”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中医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胃超声检查、胃肠镜检查
常用药品:
溃疡散胶囊、康乐鼻炎片、平溃散、琥乙红霉素颗粒
相关疾病:
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脾气虚、肝胆湿热

脾胃湿热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